開除員工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用人單位單方面的解除雙方之間的勞動合同,當然,這也是單位在行使自己的解除權。而根據法律方面的要求,在開除員工的時候需要滿足規定的條件,不然單位就要承擔不利的法律責任。那究竟開除員工有哪些條件呢?接下來,律霸小編就來為你做詳細解答。
關于開除員工有哪些條件,或者說什么情形可以辭退員工,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了以下三種情形:
1、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此條需注意兩點:
a醫療期,是指勞動者根據其工齡等條件,依法可以享受的停工醫療并發給病假工資的期間,而不是勞動者病傷治愈實際需要的醫療期。醫療期期限要依據勞動部頒發的《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來確定。
b對于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
⑴所謂“不能勝任工作”,是指不能按要求完成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任務或者同工種,同崗位人員的工作量。
⑵勞動者不能勝任勞動合同所約定的工作,用人單位應對其進行培訓或者為其調整工作崗位,如果勞動者仍不能勝任原約定的工作,或者對重新安排的工作也不勝任,就意味著勞動者缺乏履行勞動合同的勞動能力。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
⑴客觀情況,是指履行原勞動合同所必要的客觀條件,如自然條件、原材料或能源供給條件、生產設備條件、產品銷售條件、勞動安全衛生條件等。
⑵發生重大變化有兩個前提:不可抗力和未為當事人預料且不能為當事人預料:比如:地震、水災、戰爭或國家經濟調整、企業兼并、遷移,資產轉移等。如果這些重大變化足以使原勞動合同發生不能履行或不必要履行的變化,用人單位應當就勞動合同變更問題與此勞動者協商;如果勞動者不同意變更勞動合同,原勞動合同所確立的勞動關系就沒有存續的必要。
綜上,我們了解到了開除員工有哪些條件。出于對勞動者利益的保護,在《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中,對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有相應的限制,換言之也就是不允許用人單位隨意的解除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合同,避免給勞動者利益造成損害。
有期徒刑緩刑是否開除公職
公司開除員工需要賠償嗎?
被用人單位開除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浙江省交通肇事罪量刑標準(最新標準)
2020-11-22征地協議書無效可以起訴嗎
2020-11-22股權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一張圖片版權費用多少
2021-01-16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所借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30沒有以夫妻名義同居構成重婚罪嗎
2020-12-06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