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既遂有哪些表現形式
根據刑法分則各種犯罪構成的具體規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論,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幾種形式:
1、行為犯。也稱舉止犯,是指行為人只要實施了刑法規定的某種行為,即已構成既遂的犯罪。
2、結果犯。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犯罪行為,必須發生了法定的結果,才構成既遂的犯罪。
3、舉動犯。也稱為即時犯,是指按照法律規定,行為人一著手犯罪實行行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構成要件, 從而構成犯罪既遂的犯罪。
4、危險犯。是指行為人實施的犯罪行為,足以造成某種危害結果的特別危險狀態而構成既遂的犯罪。
二、犯罪既遂可犯罪中止嗎
關于犯罪中止,目前的通說基本認為在犯罪既遂后不再有犯罪中止。但依照《刑法》第24條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法條中并未規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構成犯罪中止,而且,從文意理解,只要做到“自動放棄犯罪”和“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中任意一項,即可構成犯罪中止,而“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和既遂與否并不必然相關。縱使從犯罪形態來說已構成既遂,但只要能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依法就應認定為中止,認為既遂后不存在中止的說法并無法定依據。而且從打擊犯罪來說,如果既遂后就不存在中止,無疑將阻止犯罪人員在構成既遂狀態后主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對保障社會利益、制止犯罪不利,與立法初衷相違。
既遂后還未出現犯罪結果的,通常會發生在危險犯中,當行為人實施的行為已使侵犯的客體處于危險中,即構成既遂,但這時客體并未受到現實的傷害,如果此時行為人主動采取措施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筆者認為,還是應認定為犯罪中止。至于《刑法》第24條規定的這種情況下應免除處罰,對于重大的危險犯,究竟是免除處罰合適還是減輕處罰合適,或許值得探討,但這已是另一個問題了。
犯罪的既遂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已經齊備了刑法分則對某一具體犯罪所規定的全部構成要件。應直接按照刑法分則具體犯罪條文規定的法定刑幅度處罰,罪名上不需要標明既遂犯,但在司法文書的敘述部分,應表明行為人已完成犯罪的情況。對法律條文僅直接引用分則具體犯罪條文即可。
對于預備犯罪可以比照犯罪既遂進行從輕處罰嗎?
雇兇殺人構成犯罪既遂么?
犯罪既遂后的幫助屬于什么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評評審費誰來承擔
2021-01-14集中采購目錄是誰確定公布
2021-02-03擬設中外合資銀行, 外方主要股東因具備的條件
2021-01-08法院強制執行還調解嗎
2020-11-11父母朋友能否成為該子女的監護人
2020-12-03如何設立房屋中介機構
2021-01-31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指什么
2021-02-06土地出讓金的好處有哪些
2020-11-25拆遷安置房需要交契稅嗎
2021-02-14購買拆遷安置房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