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上很多不好的現象讓沒有成年的孩子們眼中受到了不良的影響甚至出現了犯罪殺人的案件,那么,如果不滿14未成年殺人怎么判刑?其實在我們國家如果沒有滿十四的孩子殺人雖然是犯罪卻不用負擔刑事責任也就是不能判刑。下面來看看具體的規定。
一、不滿14未成年殺人怎么判刑?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未滿14周歲的人為無刑事責任能力的人,不負刑事責任。所以,不滿14周歲的人殺人是不構成犯罪的。既然不認定是犯罪,其成年后同樣的也不能被追究其刑事責任,不會被判刑。
同時,在民法上,不滿14周歲的人為限制民事責任能力的人,其民事責任應該由其監護人承擔。所以,被害人家屬可以要求其監護人承擔民事侵權的賠償責任。
未成年犯,是指被告人實施被指控的犯罪時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二被告人在實施犯罪時均未滿18周歲,應屬未成年犯。我國《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法》第234條明文規定了故意傷害罪的量刑標準。其中,對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規定“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據以上規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不論情節輕重與否,被告人若不具備法定的減輕處罰的情節則必須在十年以上量刑,直至判處死刑。
我國《刑法》第17條: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稱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對二被告人均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只能從法定的年齡上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綜上所述,對于那些沒能對社會現象的采取爭取的態度并且還學會了模仿的殺人行為雖然是犯罪,卻因為沒有能力承擔罪責而不會被判處任何的刑罰而只需要接受相關的教育即可,而剩余的責任就需要交給其監護人進行承擔。
恐嚇殺人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故意殺人賠償標準是什么
故意殺人罪會見筆錄要點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執法行政復議機構是哪幾個
2021-02-13涉外婚姻離婚能直接去民政局嗎
2020-12-14非訴執行案件法院管轄異議怎么辦
2021-03-26公司重組上市有代持股是否合法
2021-03-18著作權糾紛的處理有哪些途徑
2021-02-22解約定金必須注明嗎
2021-01-31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在偵查階段可以羈押多長時間
2021-03-10關于交通事故骨折賠償
2021-02-02夫妻財產贈與時財產歸誰
2020-12-20結婚有哪些正常收費
2021-03-08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婚內協議書公證費用
2021-02-21懷孕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19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