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觸犯刑法之后一般都會受到刑罰的處罰,而且刑罰處罰一般都是以自由刑為基礎,限制一個人的自由,那么在侵犯別人的財產之后,除了自由刑之外,是否還需要償還別人的財產呢,答案是肯定的。像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整理的關于非法集資罪就是一個侵犯財產的罪名,那么非法集資判刑后不還錢嗎?不少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下面一起跟小編來看一下。
一、法律依據
非法集資,行為人被判處刑罰以后,需要賠償債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四條 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二、具體要求
1.非法集資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由于非法集資行為是采用詐騙的方式,迫使受害人陷于錯誤認識,而處分了自己的財產,此時我個人認為受害人仍然可以依據原來的協議或是約定追究其民事責任,不影響民事訴訟的提起。
2.根據相關刑事法律規定,對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可以通過三種途徑救濟:一是在刑事判決書中直接判決賠償。《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3.另行提起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五條規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退賠。被追繳、退賠的情況,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4.在辦理非法集資案件中,對于部分存在擔保的借貸,允許債權人通過擔保人或擔保物的民事途徑受償,以最大限度地保護交易安全、促進社會誠信。
非法集資判刑后不還錢嗎,對于這個問題,答案是要還的。行為人在被判處刑罰以后,是要承擔賠償責任的,所以不要以為只承擔了自由刑就可以了,騙取的別人的錢財也是要返還的,由此可見,觸犯法律最終是害人害己的,不要輕信利益可以來的那么輕松,最終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中介收取貸款服務費合理嗎
2020-11-18口頭裝修合同是否成立
2020-12-22未進行公證的婚前房產離婚后歸誰
2021-02-13商標侵權案件是否要追根溯源
2020-12-24反擔保不動產未經抵押登記有效嗎
2020-12-24交通事故處理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02沒煙草證賣煙怎么處理
2021-03-21前夫未經授權代簽房屋租賃合同有沒有效
2021-03-03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小學生在公立學校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