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可能會與用人單位出現勞動爭議,面對用人單位的不當處理,勞動者應該學會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勞動者不維權,會給自己造成不小的損失;如果勞動者的維權方式不合法,甚至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了勞動者維權方式。
一、協商
勞動爭議發生后,勞動者可與用人單位自行協商,達成新的協議或者有過錯的一方改正錯誤,消除爭議。
二、調解
發生勞動爭議后,勞動者可以向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調解。調解申請,應當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內提出。
三、仲裁
仲裁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勞動者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應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的勞動爭議范圍包括: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規定發生的爭議;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因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等。
四、訴訟
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但需注意,未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的勞動爭議案件,法院不予受理。
五、監察舉報投訴
《勞動法》第85條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制止,并責令改正。”第88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對于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據此,勞動者發現自己的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舉報。
六、信訪
勞動者在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還可以通過信訪的方式,向各級工會、婦聯以及政府信訪部門反映。
綜上所述,勞動者維權方式有很多,不同的維權方法維權成本也不一樣,因此,勞動者應當根據自己勞動爭議涉及的金錢的多少決定采用什么方式維權。如果爭議較小,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即可,但如果涉及巨額的勞動賠償,勞動者可以采用訴訟方式解決。對于這方面如果還有疑問,請您咨詢律霸的律師們,他們會給您更為詳細的答案。
工作中受傷,沒簽勞動合同怎樣維權?
2020年最新農民工維權途徑
勞動者的權利具體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傷二級已立案派出所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07土地入股農民能占多少
2021-01-26行政管轄包括哪些
2021-01-31抵押財產屬于破產財產嗎
2021-02-25雙方合伙公司財產怎么分配
2021-03-12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勞動合同是實習期過后簽的嗎
2020-11-16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定記載事項?
2020-12-2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校方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