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多少錢會被判刑,而在定罪之后有該如何進行判刑呢?這是圍繞詐騙犯罪最重要的兩個問題,同時也是大部分人想要了解的內容。接下來,就讓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為你具體介紹詐騙犯罪的內容。
一、詐騙多少會被判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1996年12月16日)的規定: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萬元以上的,屬于詐騙數額特別巨大。詐騙數額特別巨大是認定詐騙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的一個重要內容,但不是唯一情節。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應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1、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
2、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
3、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
4、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醫療款物,造成嚴重后果的;
5、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
6、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7、曾因詐騙受過刑事處罰的;
8、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行為,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l0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本法第152條的規定追究上述人員的刑事責任;數額在20萬至30萬元以上的,依照本法第l52條的規定追究上述人員的刑事責任。
對共同詐騙犯罪,應當以行為人參與共同詐騙的數額認定其犯罪數額,并結合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數額等情節依法處罰,
已經著手實行詐騙行為,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獲取財物的,是詐騙未遂。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并依法處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并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2千元至4千元”、“3萬元至5萬元”的幅度內,分別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個人詐騙“數額較大”、“數額巨大”,以及單位實施詐騙,追究有關人員刑事責任,參照本條第四款規定的數額,確定適用原《刑法》第151條或者第l52條的具體數額標準,并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二、詐騙罪怎么判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 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一十條第二款 使用欺騙手段騙取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可以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六十九條 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 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三百條第三款 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婦女、詐騙財物的,分別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八十七條 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以上便是關于“詐騙多少會被判刑,詐騙罪怎么判刑”的相關內容介紹,希望能對您有幫助。需要注意的是詐騙近親屬的財物,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具體處理也應酌情從寬。近親屬諒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還有就是未成年涉嫌詐騙罪的問題,根據年齡段的不同也會量刑不同,但是具體還是根據案情分析,建議委托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進行辯護。
如何界定詐騙罪行為
詐騙刑事拘留期間怎么計算
詐騙罪能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醫療事故的判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6建筑工程轉包違法嗎,轉包怎么處理
2021-02-13退出黨員有什么后果嗎
2020-12-23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3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2020年有前科幾年可以消除
2020-11-12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網簽的房屋可以保全嗎
2020-12-20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