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要對孩子負刑事責任嗎?
兒女犯罪后父母不承擔刑事責任,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兒女的子女是未成年人,則有扶養的責任。
1、帶領孩子主動自首,如實交代罪行
自首,即在孩子犯罪后,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前,主動投案如實交代自己的罪行的行為。自首是我國《刑法》規定的從輕量刑情節之一,直接關系到量刑是否從輕的問題。因此,自首是避免東窗事發、減輕刑罰的最好途徑。
當然,不是自己主動投案,而是已經被采取了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也成立自首,對于所供述的罪行仍然可以考慮從輕處罰。
2、收集并保留有利證據
如果你的孩子是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被迫走上犯罪道路,或者是初犯、偶犯,或者自己與整個犯罪活動沒有密切聯系,那就請一定幫助孩子收集保留好能夠證明相關情況的證據,并及時提供給公安機關,這些證據就是你保護孩子最有力的工具。
3、立功贖罪,爭取從寬處罰
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受外界因素影響,若能夠及時抓住立功贖罪的機會,則有可能減輕甚至免除處罰。如果是犯罪分子重大立功表現又有自首情節的,甚至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所以,明白如何幫助孩子立功贖罪,非常重要。
二、未成年人犯罪會留下案底嗎
1、未成年犯罪是會有案底,不過未成年人的犯罪資料非司法機關辦案不得調閱。
2、《刑法》第一百條【前科報告制度】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定的報告義務。
3、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對于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應當予以封存。
4、我國《刑法》第100條規定,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任何單位、組織、個人都不能調查18歲以前判刑5年以下的犯罪記錄。
5、我國《未成人保護法》第38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有的未成年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屬于違法,甚至是犯罪行為,但是依舊繼續實施的,這樣不僅會給他人造成損失,還會擾亂社會秩序。故此父母在發現孩子存在違法行為時,需要及時糾正。若是發現孩子犯罪的,那么就需要帶著孩子去自首了。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未成年構成犯罪要負刑事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的人身效力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房東去世房客該如何要回房租
2021-01-13裝修合同起訴年限是多久
2020-11-12行政處罰發案到立案多長時間
2021-02-19公司法和企業法有什么區別
2021-02-06先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還是先收取股權轉讓款
2021-01-05怎樣查老公有沒有出軌,如何找出軌證據
2021-03-25沒有責任認定書能起訴嗎
2021-03-25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