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非法拘禁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規定,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閉或者其他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為。 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自由權。
所謂身體自由權,是指以身體的動靜舉止不受非法干預為內容的人格權,亦即在法律范圍內按照自己的意志決定自己身體行動的自由權利。公民的身體自由,是公民正常工作、生產、生活和學習的保證,失去身體自由,就失去了從事一切正?;顒拥目赡?。
我國《憲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币虼?,非法拘禁是一種嚴重剝奪公民身體自由的行為。
二、什么是綁架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 綁架罪,是指勒索財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行為。
結合刑法修正案(九),《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的規定:
1、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 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3、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三、二者之間的區別
一般情況下,綁架罪與非法拘禁罪之間的界限十分明顯,不難區分,容易混淆的是綁架罪與為索取債務而非法拘禁他人犯罪之間的界限。這兩者在主觀形式上都是故意,而且都有索取財物的目的,客觀上非法拘禁罪的限制人身自由行為也可以表現為綁架行為的方式,同時,非法拘禁罪也實施了向被拘禁者有特定關系的人索要財物的行為。兩者區別之處表現為:
1、侵犯的客體不同。綁架罪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屬于復雜客體。非法拘禁罪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權利,屬單一客體。因為索要自已的財物,故談不上侵犯他人財產所有權的問題。
2、犯罪的目的不同。綁架罪的目的是為了勒索財物或滿足其他不法要求。實踐中比較常見的是滿足行為人的政治目的、恐怖活動目的、泄憤報復、逃避追捕、要挾司法機關、政府部門釋放其親友、犯罪同伙等,而非法拘禁罪的犯罪目的則是非法剝奪他人的人身自由或是為取回“自已應得”的財物。
3、客觀方面不同。綁架罪的構成不僅要有對被害人的劫持控制、非法剝奪人身自由的行為,而且要求有勒索財物或提出不法要求的行為,行為人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只是其勒索財物這一犯罪目的的手段行為;而行為人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則是非法拘禁罪的主要甚至全部行為內容。在犯罪方法上,綁架罪常常表現為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而非法拘禁罪常常表現為公開或半公開的扣押等行為。
4、被害人與犯罪人之間關系不同。對于綁架罪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不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對于非法拘禁罪,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存在有債權債務關系,如果事實上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根本不存在債務關系,而犯罪為勒索財物,憑空捏造被害人欠其債務,從而將被害人非法拘禁向其索要財物的那筆財物,則應定綁架罪。由此,在司法實踐中的案件中,要有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犯罪人與被害人有債務關系,才能定性為非法拘禁罪。
四、為索取債務而綁架、扣押人質案件的非法拘禁罪與綁架罪的區別
在司法實踐中,以索要債務為目的之綁架案件,有些是債權人親自實施綁架、拘禁人質行為;有些是雇傭他人討債,至于受雇之人采用何種方法討債,債權人并不過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使用假旅游營運證如何處罰
2021-02-02如何處理非法轉租問題
2021-03-15勞動法辭退賠償
2021-02-13發生勞資糾紛怎么辦
2021-03-13服刑人員假釋考驗期內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1-03-11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同居關系財產分割等糾紛可起訴
2020-11-14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是什么意思
2021-02-13城市居民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2-03土地轉讓的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