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貼在我國法律規定里面是屬于工資福利中的一種,是用人單位按照某種規定發放給勞動者的工資,那么在生活中津貼爭議能否申請勞動仲裁呢?下面就讓律霸的小編為您做一下具體的介紹吧。
所謂工資,是指勞動者通過勞動從其所在用人單位獲得的全部勞動報酬,包括用人單位以各種形式支付的基本工資、獎金、津貼、加班加點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因此,與單位間約定的津貼也屬于工資的一部分,因津貼問題發生的爭議屬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法律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規定,你與企業發生的津貼爭議屬于勞動仲裁的受案范圍。《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條規定了勞動爭議仲裁的受案范圍:
(一)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 、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
(三)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四)法律、法規規定應當依照本條例處理的其他勞動爭議。
相關閱讀:津貼標準
津貼標準是指某項津貼在單位時間內應支付的金額。它的確定由兩種方式,一是按照雇員基本工資的一定百分比計算;二是按照絕對數額計算。第一種方式比較少見,大多數是按絕對數額計算。津貼標準在確定時考慮的因素包括:
1) 工資標準。如果在制訂工資標準時,已經考慮了對特殊勞動的補償,就沒有必要另設津貼補償;如果不能全面反映一些崗位和工種的特殊勞動性質和勞動消耗,就需要單獨設立補償津貼。
2) 勞動特殊性。對勞動的特殊性及對雇員的影響,要進行科學測量,作為確定不同等級津貼標準的依據。
3) 健康損害程度。一些津貼的發放是為了補償和預防特殊工作條件對勞動者身體健康造成的損害,津貼標準的確定與對雇員身體的損害程度直接相關。
因此,需要通過一些相關部門的技術測定,例如,醫療單位、職業病防治部門等對職業病的發病率和治愈率、以及勞動保護投入等多種因素進行科學度量,從而確定通過津貼形式對雇員健康程度的補償標準。對一些特殊的工作和工種,中國有國家、地方和行業規定的統一津貼標準。此外,企業有權根據生產經營狀況和工作需要制訂和調整本企業的津貼發放標準。
希望小編的編輯能夠對大家的生活有所幫助,如果大家對于這方面還有其他的法律疑問,歡迎大家找尋我們律霸網站上的在線律師進行相關的了解和咨詢。
傷殘津貼賠償金額計算公式及法律依據的內容
高溫津貼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傷殘津貼支付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承包方的主要違約形式及責任是什么
2020-11-20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訂立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
2020-12-17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被保險人放棄向第三人索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29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可以轉讓其使用權嗎
2020-12-26企業拆遷要求土地置換時應考慮什么因素?
2020-11-19土地流轉后農民能做什么工作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