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外執行的后果主要是什么?
監外執行的后果主要是會留下案底,影響自己以及子女的工作。被判處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監執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規定,由居住地社區矯正機構執行,在監外來執行刑罰的一種執行辦法。但對于被判處死刑或者死緩執行未減刑的罪犯,一律收監執行。如在執行過程中才發現上述情況,應由執行機關提出書面意見,報請主管的司法機關審查批準。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應當計算在刑期以內。當監外執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滿)后,如果刑期未滿,繼續收監執行;如刑期已滿,則應及時釋放。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五條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二、在我國監外執行可以去外地嗎?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對此有如下規定:
第十三條 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
社區矯正人員因就醫、家庭重大變故等原因,確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在七日以內的,應當報經司法所批準;超過七日的,應當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后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批準。返回居住地時,應當立即向司法所報告。社區矯正人員離開所居住市、縣(旗)不得超過一個月。
第十四條 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準不得變更居住的縣(市、區、旗)。
社區矯正人員因居所變化確需變更居住地的,應當提前一個月提出書面申請,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后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批。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在征求社區矯正人員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的意見后作出決定。
經批準變更居住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將有關法律文書和矯正檔案移交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有關法律文書應當抄送現居住地及新居住地縣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收到決定之日起七日內到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
因此,監外執行的人要去外地長住的,必須按照程序取得矯正機關的同意。
其實監外執行不等于緩刑,監外執行有的時候可能也會規定時間,如果在于監外執行的特定情形消失以后,法院判處的主刑期還不到,這種時候就要對監外執行的罪犯予以收監。而且在監外執行期間,罪犯的生活也不是絕對自由的。
暫予監外執行人員收監有哪些
監外執行申請書范本
無期徒刑可以監外執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倒閉員工如何證明工齡
2021-03-05不動產權證書和土地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0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勞動合同終止賠償沒給怎么辦
2021-01-15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車被砸了如何找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