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哪些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1.根據《刑法》第17條第1款,已滿16周歲的人,應對任何犯罪負刑事責任;
2.根據《刑法》第17條第2款,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對于其中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實施了殺人、傷害行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后果的,都應負刑事責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才負刑事責任,也不是說綁架撕票的,不負刑事責任。對于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綁架人質后殺害被綁架人,拐賣婦女、兒童而故意造成被拐賣婦女、兒童重傷或者死亡的行為,依照刑法是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對任何犯罪負刑事責任。
二、未成年人犯罪會判死刑嗎
我國刑法在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處理上,還有以下兩條重要而特殊的處理原則:
1、從寬處罰的原則。即對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就是說,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是一個法定的必須從寬處罰的情節。至于是從輕還是減輕以及從輕減輕的幅度,則由司法機關根據具體案件確定。
2、不適用死刑的原則。刑法典第49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這里所說的“不適用死刑”是指不允許判處死刑,不是說“不執行死刑”,也不是說等滿18周歲再判決、執行死刑,這是個原則要求。
因此,未成年人不會判死刑。
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問題上,我國一直以來都是慎重處理的。根據年齡將未成年人劃分為了三類,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限制刑事責任的以及需要承擔全部刑事責任的。同時也要注意,未成年人犯罪需要負刑事責任的情況下,首先無論如何不能對其判處死刑,其次處罰的時候也要遵循從寬原則。
刑事案件傳喚未成年人可以嗎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如何申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條款能否產生合同效力
2021-03-21服刑人員交罰金的流程
2021-02-08被拘留15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22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24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老公與其他女人同居 是否構成重婚罪(以夫妻名義生活沒有領結婚證)
2021-03-05船舶糾紛屬于什哪里管轄
2021-01-27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