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工上班時間病死算不算工傷?
上班時間病死的屬于工傷,《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視同為工傷: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法定情形有七種: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二、工傷申請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按照前款規定應當向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根據屬地原則應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
三、因工去世有哪些待遇?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其實,現在有很多職場人士都是在工作過程中突然猝死的,雖然說跟工作壓力大也有一定的關系,但一定程度上還是職工本人太不注意保護個人身體健康。無論當前的工作任務有多么的緊張,員工也不能以透支個人身體健康為代價去完工作。
工傷期間單位能否解除合同
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間是多久?
勞動關系工傷糾紛應該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
2021-02-17超期羈押怎么救濟
2020-12-30商標侵權賠償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28行政處罰限制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01新農村建設征地補償標準
2021-01-30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收集婚外情離婚賠償證據的方式
2021-02-28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因過錯造成保險財產損失代位求償案
2021-02-11被保險人因犯罪死亡保險人應否承擔給付責任
2020-12-06道德危險 MoralHazard
2020-12-19土地轉讓合同的無效情形有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