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藥罪金額量刑的依據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生產、銷售假藥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藥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的規定,只要具有主觀故意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即構成本罪。生產、銷售的假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
1.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2.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3.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4.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二、法律依據
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 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而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運輸、倉儲、保管、郵寄等便利條件,或者提供制假生產技術的,以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共犯論處 。
第十條 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同時構成侵犯知識產權、非法經營等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一條 實施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的犯罪,又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查處,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
第十二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從重處罰。
根據法律依據和司法解釋,對銷售假藥罪的題型標準一般是建立在造成的危害認定,與銷售金額沒有直接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可以劃分為三個方面,一是銷售假藥行為的,二是造成他人傷害的,三是致他人死亡的,每一個犯罪事實后果都有不同的司法判決結果,具體以到司法機關判決為準。
醫生銷售假藥罪的量刑是怎么規定的
銷售假藥罪銷售金額判刑怎么定?
銷售假藥罪與非法行醫罪哪個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地與生產經營地不同,該到哪里申請工傷認定?
2020-12-04網絡侵權會不會有刑事法律責任
2020-12-30臨時工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0-11-15刑事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0-12-09交通事故理賠流程
2020-12-22長期虛報工資一般如何處罰
2020-12-19判過刑的又醉駕算是累犯嗎
2020-11-12工會法人未變更前勞動關系是否有效
2021-03-17婚內協議書需要公證嗎
2021-03-05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關于試用期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26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試論保險受益人制度
2021-01-30保險合同是指什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