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檢察建議法律依據的幾種觀點
關于檢察建議到底有沒有法律依據,學界存在一定爭議。主要有肯定與否定兩種觀點。
肯定論者認為,憲法第129條關于檢-察-院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規定,民事訴訟法第14條關于檢-察-院有權對民事審判活動實行法律監督的規定,都隱含有檢察機關可以提出個案再審檢察建議的意思。檢察官法第33條關于獎勵檢察官提出檢察建議的規定,更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肯定了檢察建議是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一種方式。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的《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辦理規則》(以下稱《辦案規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全國審判監督工作座談會關于當前審判監督工作若干問題的紀要》(以下稱《紀要》),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對個案再審檢察建議的監督方式予以了明確,更是民事再審檢察建議的直接司法解釋依據。也有學者認為,目前實施檢察建議的法律依據主要是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4條和刑事訴訟法第2條的原則性規定。
否定論者認為,把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4條和刑事訴訟法第2條的規定作為檢察建議的法律依據有點牽強附會。檢察官法第33條第2項對提出檢察建議成績明顯給予獎勵的規定,結合其他條款來看,只能認為是鼓勵積極提出檢察建議,并不能得出檢察建議具有法律依據的結論。因此,現行法律并沒有就檢察建議作出明確規定,更沒有就檢察建議權行使的具體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
另有論者嘗試從一個新的角度去論述檢察建議的合法性,其認為行使公權力必須有明確的法律依據,這是國家為了防止公權力的恣意擴張對其他權利造成損害,是為了建立一個和-諧、制約的權利秩序。但是,當一個權利主體能“容忍”另一種權利的“侵害”,而“自愿”接受另外一種權利的制約時,對他人權利的侵害便喪失了“非法性”。這種非法的、對他人權利的侵害,便轉化成為社會默認的一種權利形式。司法實踐中被建議單位接受檢察建議,意味著已經默示地承認了檢察機關有發出檢察建議的權力,并自愿地接受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
現行檢察建議法律依據
我國憲法第129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民事訴訟法第14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審判活動實行法律監督。”這兩條只是關于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機關性質和檢察機關審判監督權的原則性規定。類似的規定還有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1條、刑事訴訟法第8條和行政訴訟法第10條。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1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刑事訴訟法第8條則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行政訴訟法第10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上述法律條文雖然規定了檢察機關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有權對民事審判、刑事和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但并沒有明確規定檢察機關有檢察建議權。那么我們能否認為,既然檢察機關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其有權對民事審判、刑事訴訟、行政訴訟進行法律監督,其當然也有權選擇法律監督的方式,可以采用檢察建議的方式進行監督呢?顯然是不行的,公權法定是現代法治的一項基本原則,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權作為一種公權力,其行使的程序、方式、產生的法律后果都應該是法定的,檢察機關只能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來行使法律監督權,而絕不能超越法律規定的范圍,檢察機關更沒有權力去創造一種新的法律監督方式。因此,法律關于檢察機關是法律監督機關以及檢察機關擁有法律監督權的規定并不能成為檢察建議的直接法律依據。也正因為如此,第一位肯定論者也只是提出上述法律條文的原則性規定“都隱含有檢察機關可以提出個案再審檢察建議的意思”,而沒有直接提出這些法律條文就是檢察建議的法律依據。
那么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4條的規定和刑事訴訟法第2條的規定能否成為檢察建議的法律依據呢?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4條規定:“人民檢-察-院通過行使檢察權,鎮-壓一切叛國的,分-裂國家的和其他反革命活動,打擊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維護國家的統一,維護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維護社會秩序,生產秩序,工作秩序,教學科研秩序和人民群眾生活秩序,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人民檢-察-院通過檢察活動,教育公民忠于社會主義祖國,自覺地遵守憲法和法律,積極同違法行為作斗爭。”刑事訴訟法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以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從上述規定來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4條只是原則性地規定了檢察機關通過行使檢察權和開展檢察活動所要完成的任務。刑事訴訟法第2條只是規定了刑事訴訟法的任務。從上述兩條根本無法得出檢察機關擁有檢察建議權的結論。因此,上述法律條文也不能成為民事檢察建議的法律依據。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有關檢察建議法律依據的介紹了。其實檢查的檢察建議的法律依據在法學界一直都是有爭議的,至今還沒有一個通說。不過大家記住在實踐中經常這么做就行了。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撤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4移送的行政協議案件還可以再移送嗎
2020-12-22同等責任書我簽字了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20一般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0-11-17怎么在315網上投訴
2021-02-11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買保險時假報年齡的后果
2020-12-23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道德危險 MoralHazard
2020-12-19旅游買保險有何用?
2021-01-27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有什么重要意義
2021-01-16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原因在哪里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