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刑是對判處三年以下、拘役的犯罪分子,犯罪后具有悔改表現,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而不予以關押的刑罰適用方法。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觀上出于過失犯罪,一般罪過小,可以考慮盡量多的適用緩刑。那么,實踐中交通肇事緩刑如何適用比較好呢?對交通肇事緩刑標準應當考慮幾個方面。
一、首先,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觀上出于過失,但過失程度不同,罪過輕重有別,應對罪過輕、較輕的人適用緩刑,罪過重、較重的不宜適用緩刑。
二、肇事的被告人除罪過小、罪過較小,還應當具有悔罪表現。那么,什么表現才是“悔罪表現”。結合交通肇事案件的特征,筆者認為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肇事后是否主動報警、積極施救、、將損失限制在最小。根據有關,駕駛員在發生事故后,對傷者施救、主動報警、保護現場、配合有關機關處理事故是他們的義務,從法學角度講,這種義務是駕駛員先行行為即肇事行為產生的附隨義務。違反這些義務,應加重其責任。盡了上述義務,是“悔罪表現”的體現;2、肇事的駕駛員要能夠實事求是的向事故處理部門陳述肇事的具體情況、原因,不推卸責任,不違心規避法律。做到這一點,是被告人認罪、悔罪的表現,否則不能認為是悔罪;3、在事故處理中,肇事的駕駛員及其家人要能夠積極賠償受害人及其家人的損失。在交通肇事案件處理中,常常遇到被告人表達愿意賠償,但卻不做出賠償的具體行動,僅稱“出獄后再賠”或“我在看守所”沒辦法賠或稱“我沒有能力賠”,這些都不是積極賠償的表現。“積極賠償”應表現為有能力賠的全部賠償,沒有全部賠償能力的,在賠償能力范圍內實際賠償,超出能力范圍的,借貸賠償或與受害方達成分期賠償協議,而不是躲避、找借口。綜上,只有具備上述三點才能認為是具有“悔罪表現”,不具備悔罪表現的,不宜適用緩刑。
三、肇事后逃逸的不宜適用緩刑。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主觀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心態,因而不具有“悔罪”心理,客觀上逃跑,即使其人身不受事故處理機關控制、脫離控制,不愿意承擔刑事責任或不愿意對被害方予以賠償,客觀上不具有悔罪行為。因而在其歸案后,即使產生了悔罪心理,實施了悔罪行為,但他們的“罪過”比起肇事后未逃逸的大得多,僅應作為從輕處罰的情節考慮,不宜適用緩刑。
四、針對交通肇事案件的特殊情況,擬判處緩刑的,如未全部賠償被害人僅是達成賠償協議的,應當盡量增加緩刑考驗期,使其在考驗期內約束其賠償被害人。對緩刑考驗期內,不按協議賠償被害人又未與被害人達成延期賠償協議的,可以考慮對其撤消緩刑。在處理交通肇事案件中,有相當一部分案件被害方得不到賠償,加深了痛苦,而被告人卻未履行賠償義務。所以緩刑考驗期是對被告人行為的考驗,按協議積極賠償是其義務,也是其悔罪表現的體現,不嚴格按協議履行賠償義務又未能與被害方達成延期賠償協議的,是其不愿悔罪的體現,應當撤消緩刑,執行原判刑罰,對其進行懲罰,以此制約被告人積極按協議履行義務,也是罪刑責相適應的體現。
綜上,筆者認為對于交通肇事案件適用緩刑,必須符合被告人罪過小或較小并具有“悔罪表現”才能適用緩刑,對肇事后逃逸不應適用緩刑,對緩刑考驗期內不履行賠償義務的應撤消緩刑的適用。從而在交通肇事案件中準確適用緩刑,并發揮緩刑對犯罪分子的考查、教育作用。
在閱讀了上文之后,相信大家對交通肇事緩刑標準已經有所了解了吧。罪犯在觸犯了交通肇事罪之后,需要結合其實際的犯罪情節追究其刑事責任,而此時如果符合條件的話,那適用緩刑也不是不可能的。當然,對于罪犯來講,要是可以同時被判緩刑的話,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交通肇事罪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交通肇事逃逸賠償金額多少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樣判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貸逾期被仲裁怎么辦
2020-12-28發生糾紛后怎樣找個靠譜的律師
2021-03-19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有哪些規定
2021-01-13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刑事救濟
2021-02-07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外包的意義
2020-12-16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家庭財產保險不承保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22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2020-12-01保險費的特性有哪些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