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拘留?
拘留,是指扣留,拘禁。公安機關在緊急時刻對需要受偵查的人依法暫時扣押;行政拘留指將違反治安管理的人關在公安機關拘留所內,一般不超過十五天,合并處罰最長不超過二十日。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行政處罰。被處罰人對治安管理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拘留的分類:
1、行政拘留
是指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一般違法行為,給予的一種最嚴厲制裁,屬于行政處罰的一種。治安拘留最高期限為15日(期滿即釋放,由公安機關決定,在行政拘留所執行;對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 合并執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過20天。
2、刑事拘留
是指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對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暫時采取的強制措施。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若被拘留人被批準逮捕,則依據《刑事訴訟法》審理,若審理后被無罪釋放,被逮捕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刑事拘留不是處罰或者制裁。
刑事拘留最長時限為 37天(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批準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到30日。檢察院必須在7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3、司法拘留
一種是指在民事、行政訴訟或法院執行過程中,對妨害訴訟活動(如:作偽證、沖擊法庭、妨害證人作證、隱匿轉移被查封、扣押的財產、阻礙法院工作人員執行公務、逃避執行)等,由人民法院直接作出的拘留決定,屬于強制措施,依據的是《民事訴訟法》或《行政訴訟法》,最高期限為十五日,由法院將被拘留人交公安機關看管,不服的可向法院申請復議,拘留期內,由法院決定提前解釋或期滿釋放。
司法拘留還有一種: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負民事責任的行為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由此可見,民法通則所規定的拘留,是人民法院以國家的名義,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的行為人的人身自由加以短期限制的一種懲罰方法。它是民事制裁中最為嚴厲的懲罰措施。
收到拘留通知書后需要怎么辦?
收到親人的拘留通知書后,家屬及時委托辯護律師,同時也可以到看守所為親人送上些衣服或現金。收到親人的刑事拘留通知書后,說明你親人已經涉嫌刑事犯罪,并被刑事立案并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了。應該及時委托辯護律師。律師可以到看守所會見當事人, 了解案件情況,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等。
從收到拘留通知書后需要怎么辦的解答中可以知曉,在收到拘留通知書后一定要先確認通知書上的具體內容,分清拘留類型及拘留原因。之后可以為被拘留人準備一些生活所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罰金怎么交
2020-11-30夫妻抵押離婚后擔保失效嗎
2021-02-02如何解除訴訟保全擔保申請
2021-01-16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怎么申請交通案件支付令
2020-11-23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房地產開發項目開發流程
2020-12-19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摩托車必須買保險嗎
2021-02-04保險經紀人管理辦法有什么規定
2020-11-08CIF價格條件下貨運保險發生貨損如何索賠
2021-02-16農村開荒地有年限規定嗎
2021-03-04承包合同書范本
2020-12-07棚改拆遷補償“去貨幣化”是真的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