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拘留多長時間能出來?
十五天左右,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拘留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對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二、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公安機關辦案人員認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時,應填寫《呈請拘留報告書》,注明有關情況和理由,經部門領導審核,由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簽發《拘留證》。檢察機關拘留犯罪嫌疑人時,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由檢察長決定,再送交公安機關執行;對于情況緊急來不及辦理拘留手續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先行將犯罪嫌疑人帶至公安機關,同時立即辦理拘留手續。
由于我國法律規定,拘留由公安機關執行。因此,對于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犯罪嫌疑人的,應當由公安機關執行,必要時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
公安機關執行拘留時,應持有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簽發的《拘留證》,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布對其實行拘留。然后責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證上簽字、蓋章或按捺指印。被拘留人拒絕簽字、蓋章或按捺指印的,執行人員應在拘留證上注明。
公安機關在對行為人進行拘留時,必須向行為人出示拘留憑證在拘留行為人后,也應當及時向被拘留人的家屬通知,如果是公安機關在拘留犯罪嫌疑人后查證發現,被拘留的行為人存在不構成犯罪的證據的,應當將其立即釋放,否則被拘留人是有權直接對其進行起訴的。
打架輕傷刑事拘留多久
刑事拘留最長期限是多久
有拘留證一般拘留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靠車輛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
2020-11-21怎么撤銷無效婚姻
2020-11-26訴訟財產保全的房屋反擔保抵押也可以辦理登記嗎
2021-01-22假火化證明如何處罰
2021-02-19法律規定公職人員違紀如何處分
2021-01-29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在何種情況下合伙人可以要求分割合伙企業財產
2020-12-02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人身保險從業資格證書如何取得
2020-12-05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賠付數額是多少
2021-01-08企業土地如何轉讓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