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員工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標準是什么?
工傷認定后,如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該支付職工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按照工傷等級給予員工相應的賠償。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3、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二、工傷認定的時限是多久?
1、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認定時限:30日,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算。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至于何為“特殊情況”及何為“適當延長”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酌情認定、決斷。上述期間內,用人單位未申請工傷認定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申請工傷認定始得直接申請工傷認定。
2、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申請工傷認定時限:1年,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算。該期間為除斥期間。
綜上所述,工傷員工經過治療不能繼續勞動的,可以和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這樣單位要支付一次性就業補助金及醫療補償金。另外,還應該按照經濟補償金的雙倍支付賠償款。對于一級工傷,可以按月領取傷殘津貼,一直到退休年齡為止。
工傷鑒定費用誰出
如何判斷交通事故工傷認定責任?
什么是工傷認定標準中的“三工”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集體企業改制后對職工如何安置
2020-12-08入室盜竊怎么認定,入室盜竊的量刑怎么規定的
2020-12-30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造
2020-11-17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離婚協議中給付金錢義務約定和處理
2020-11-13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