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工費的產生都會有伴隨條件,例如工傷,交通事故等等,無論任何伴隨條件都要有一個前提基礎,那就是對于當事人自身已經產生直接傷害,最明顯的就是身體上的傷害,另一方面既然是誤工費就會有相關的證明,那么,民事訴訟中誤工費如何證明呢?
民事訴訟中誤工費如何證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1、誤工時間由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2、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3、受害人的誤工費包括但不限于工資、“三補”(如飯補、車補和話補)、獎金和津貼。
誤工費工資證明
茲證明*** (身份證號碼: )系我單位員工,擔任 職務。月收入為人民幣(大寫) 萬 仟 佰 拾 元 角 分。其因 ,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未上班工作。根據本單位規定,扣發其間工資總計為人民幣 萬 仟 佰 拾 元 角 分。以上內容真實無誤,我單位對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特此證明。
證明單位:XXXX
年 月 日
二、交通事故中誤工費證明如何出具
首先,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損害賠償首先要有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這是所有賠償責任依據的開始。
其次,對于因交通事故引起的致人人身損害,主要賠償范圍包括醫療費,住院費,護理費,營養費,誤工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精神損害賠償等。建立的基礎是傷殘等級鑒定基礎之上。傷殘等級鑒定是由專門的鑒定機構鑒定。
第三,傷殘等級后確認后,依據當地的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以及受害人的年齡、戶籍來確認各項賠償責任。
第四,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傷亡,可以聘請律師,律師費用也由將來的敗訴方承擔。
三、怎樣提起民事訴訟
民事訴訟中的起訴,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其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生爭議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通過審判予以司法保護的行為。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是當事人獲得司法保護的手段。當事人起訴要得到法院的審理,就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
首先原告要具有合法資格,即原告必須是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原告必須是因自己的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自己與他人發生爭議而起訴。
第二,要有明確的具體被告,必須能夠明確指出何人為對方當事人。
第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訴訟請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法院作出某種判決的要求,是原告在訴訟上對被告提出的實體權利的要求,原告還必須提出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及要求法院保護自己權益的理由。第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并屬于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當事人起訴的案件,應當是人民法院能夠通過行使審判權予以解決的事項。同時,訴訟要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在我國,不同級別的法院之間和相同級別的法院之間在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權限上有嚴格的界限。對第一審普通民事案件的管轄,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2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以及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主要營業地或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這是一般管轄原則,適用于一般性訴訟。《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25條還規定了幾種特殊情況的管轄。
對于許多受害人來說,誤工費證明的開取才是誤工費獲得的基礎,對于所屬企業來說,只要有了誤工費證明相關部門才會發放一定的誤工費,這不僅是有關法律的要求,更是相關企業的規章制度。
誤工費賠償工資證明怎么開
交通事故:超高修理費、及虛構的誤工費租車費被駁回
2020最新誤工費和陪護費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期限有哪些
2020-12-26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怎么區分借婚姻索取財物與買賣婚姻
2021-01-04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離婚后另立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05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