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機關批捕權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二、檢察機關批捕權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批捕權是國家司法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配置直接關系刑事司法是否公正。由于審判機關在刑事訴訟中具有權威性作用和決定性影響,批捕權與審判職能相適應,并有助于實現程序正義,因而由審判機關行使批捕權具有重要意義。在刑事訴訟中承擔控訴職能的檢察機關不能享有批捕權,否則,不僅會打破作為現代訴訟程序核心機制的控、辯雙方的平衡性,而且也容易使該項司法權力成為失去制約的法外特權,導致刑事司法嚴重不公。
逮捕是刑事訴訟中最為嚴厲的一種強制措施,它在一定的時間內依法剝奪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由于它與公民的人身權利密切相關,它所涉及的許多問題自然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批捕權的配置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刑事訴訟法》第3條規定:“檢察、批準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很顯然,在中國的司法體系中,批捕權被賦予了檢察機關。但最近,有許多人對這種配置方式提出了疑問,他們提出了一個“批捕權優化配置”的問題,并且認為把批捕權賦予檢察機關不符合“優化配置”的原則,違背了刑事訴訟法理,破壞了控辯平衡,也與當代大多數國家的作法相違背。在他們看來,中國也應該效仿西方國家,把批捕權交給法院。
由于我國人民檢察院既有批捕權又有提起訴訟的權利,部分民眾和立法界人士認為這樣的規定并不符合優化配置的相關原則。如果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當中的權力太大,其實也在某種程度上會破壞刑事案件公平公正的偵查程序。但到目前為止,功夫類的刑事案件肯定是只有檢察機關才會有批捕權的。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車損沒有鑒定可否獲賠
2020-11-09農村自留地建房需要經過地方允許嗎
2021-02-14勞動爭議調解的步驟是什么
2020-12-03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保險合同內容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