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批準逮捕的條件有哪些
逮捕,是指司法機關在一定時間內依法剝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并羈押于一定場所的強制措施。逮捕是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它能有效地控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從而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如果不依法適用逮捕措施,將侵害公民的人身權利。因此,對犯罪嫌疑人采用逮捕措施時,必須嚴格遵守逮捕的法定條件和程序。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二、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逮捕至法院判決的時間問題沒有明確規定,但法院受理至判決有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1、公安機關逮捕以后應當進行偵察,時間一般為2個月,但是最長可以達到7個月(重大疑難等情況)
2、交由檢察機關審查起訴1個月,可以延長半個月,可以交公安機關補充偵察2次,每次1個月,但不得退回補充偵察2次。
3、進入法院審理階段,一般為一個月,可以延長半個月,重大疑難再延長一個月。(簡易程序20天內審結。)
以上為一審程序
如果有一方對一審不服則需要進入二審程序。二審也是一般一個月,延長半個月,重大疑難再延長一個月。最后判決生效。
所以總共的最短時間為4個月,最長為15個半月。
逮捕雖然也是刑事強制措施中的一種,但卻是強度最大的一種,一般只能由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才能做出批準逮捕的決定,而在刑事案件的偵查階段,公安機關認為需要對嫌疑人進行逮捕的話,那么需要上報檢察院批準,而實際就由公安機關執行逮捕。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批準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復婚以后再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08書記員是審判人員嗎
2021-03-07租房合同到期后有優先居住權嗎
2021-02-092020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范本
2021-02-12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2021-01-09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焦作農村人均住房面積有什么規定
2021-01-23婚姻自由的含義:何謂婚姻自由?
2021-02-22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