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對婚外情提起精神損失費賠償
可以提起精神損失費賠償。
可以請求離婚損害賠償的情形
離因精神損害賠償保護的是離婚案件中受害方因過錯方侵權造成的非財產上損害,法律應從符合侵權行為構要件的離婚原因中,選擇對婚姻關系危害較嚴重的情形,將其規定為離因侵權行為。應由法律明文規定的侵權行為主要有:
1、婚外性行為。
配偶不為婚外性生活,是一夫一妻制婚姻的本質要求,是夫妻忠實義務的具體體現,夫妻性生活的排他性決定了婚外性行為是影響婚姻關系穩定的首要因素。
《婚姻法》規定的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婚外性行為的表現,現實中婚外性行為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因各種婚外性行為導致婚姻解體的案例也是舉不勝舉。隨著國門打開西風東進,西方性解放思想使婚外性行為愈演愈烈,對婚姻家庭和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破壞也日益嚴重。
有些學者也認為,應當提起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婚外性行為有下例6種: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包養情人、賣淫嫖娼、通奸、第三者插足等。
2、危害家庭的不良行為。
對此法律可規定如下,“因一方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長期賭博、吸毒或有其他危害家庭不良行為造成婚姻關系破裂的,受害人可以在離婚時提出精神損害賠償。”
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是《婚姻法》規定的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法定情形,將其歸入危害家庭的不良行為中。賭博、吸毒兩大惡習不僅是違法行為,如長期為之,并不亞于實施家庭暴力和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給另一方造成的傷害,《婚姻法》規定為離婚的理由,卻沒有規定可以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
其他危害家庭不良行為是指四種行為以外危害家庭生活造成婚姻關系破裂的行為,如?“網絡婚姻”,當網絡的普及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成了人們婚外情感交流的工具,有人在網上養“情人”、有人在網上“結婚生子”,因網戀引起的離婚訴訟從無到有日趨多見,作為“精神外遇”的網戀,影響了配偶之間感情的交流,已經成為婚姻解體的新殺手。
3、侵害配偶生育權。
生育權在配偶間互為權利和義務,他人也負有不得侵害配偶生育權的義務。將侵害配偶生育權作為提起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情形之一,主要是基于以下考慮:
第一,侵害配偶生育權的行為在現實中客觀存在,如一離婚案件中,丈夫代某因妻子唐某擅自墮胎要求賠償精神損失費5000元,理由是妻子唐某無正當理由,未經丈夫代某同意擅自將符合法律規定的胎兒引產的行為,侵害了代某作為丈夫的生育權(12);
第二,侵害配偶生育權具有潛在的危害性,根據《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規定,一對夫婦終生只能生育一個孩子,故意侵害配偶生育權,當配偶已不能生育或離婚后不能再婚時,就會導致侵權后果的產生;
第三,第三人也能對配偶生育權造成侵害,如妻子因與他人通奸而懷孕生子,第三人的通奸行為不僅侵害了丈夫對妻子的性權利也侵害了丈夫合法的生育權。
4、不承擔家庭義務。
婚姻當事人,不履行法律規定或社會習慣認可的婚姻家庭義務,經親友或有關單位說服教育,仍不履行,對家庭造成嚴重后果的,可以認定為不承擔家庭義務。配偶權中的大部分即是權利也是義務,一方不承擔同居義務、生育義務、監護子女義務、扶養扶助義務,實質上是以不作為的方式侵害了對方的配偶權,違背了婚姻家庭的本意,因上述原因產生嚴重后果當事人要求離婚,受害方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法律應明確加以保護。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情況下,如果對方屬于閨蜜關系的工作方法,我們就可以要求,對方對我們進行精神補償,如果對方出軌的行為比較嚴重,已經與他人同居了或者已經構成了重婚的行為的話,是可以要求對方進行補償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庭審質證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2020-11-28境外結婚注冊證書的認證
2021-01-23打印的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02一般個體戶要預審多久
2021-03-01比特幣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2020-12-11房屋贈與合同怎樣寫才生效
2021-01-22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