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指定監護人怎么辦?符合監護權職責人承擔監護人責任,不肯承擔監護權就去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法定監護順序的范圍
1、依照《民法通則》第16條第2款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
2、依照《民法通則》第17條第1款的規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
此款所指其他近親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法定監護人的設立順序,既可保護在先順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規避監護義務。同時允許監護人依其協議決定何人實施監護,這就是順序的制度價值所在。
3、確定法定監護人的順序規定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在先順序人優先于在后順序人擔任監護人。但是,此順序可依監護人的協議加以變更。
(2)在先順序人為二人以上時,既可全體同作監護人,也可依其協議只由部分人做監護人。
怎樣指定監護人
我國《民法通則》第17條“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于指定監護做了規定,第十七條第一款(一)至(五)項所列人員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有關組織即依法進入了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的階段,既可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行使指定監護人的權力,又有義務根據所了解掌握的情況主動為當事人所涉及的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直至依法作出指定的決定并通知被指定人。
未指定監護人而擔心會有一定的麻煩后產生后果,來律霸網與律師一對一探討找尋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賣小哥出車禍死亡買家有責任嗎
2020-11-09栽贓陷害造謠誹謗是哪個罪名
2020-12-02農民工工資擔保保證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2021-02-19股份有限公司設立需要多少人
2021-03-24喝多少酒算酒駕 酒駕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21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判決離婚的法定前提有哪些
2021-03-09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