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一審生效抗訴怎么進行?
刑事抗訴包括兩種形式:
1、第二審程序抗訴,即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2、審判監督程序抗訴,即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時,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二、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刑事抗訴是指人民檢察院認為刑事判決或裁定確有錯誤,按照法定訴訟程序,要求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并作出改判的法律監督活動。
三、第二審程序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1、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
2、確有抗訴的必要性。
對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為有抗訴必要,依法提出抗訴: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未經庭審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導致裁判錯誤的。
2、人民法院不采納公訴人庭前收集并經庭審質證的有效證據,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決無罪或改變事實認定,造成錯誤裁判的。
3、人民法院審判活動嚴重違反法定訴訟程序,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等行為,影響公正裁判的。
4、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雖然未致畸輕畸重,但社會影響惡劣的。
5、因重要事實、法定情節認定錯誤而導致錯誤裁判,或者因判決、裁定認定犯罪性質錯誤,可能對司法實踐產生不良效應的。
四、刑事被害人抗訴期多長?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訴訟案件中被害人只有抗訴的權利,沒有上訴的權利。也就是說,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害人認為法院的審理不公,判決不當只能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由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
被害人的申請抗訴期為5天,自收到判決書后第二天開始計算。人民檢察院在收到申請書后5天內做出決定。
另外,除被害人自己可以提起申請抗訴外,其法定代理人也可以申請抗訴。這里的法定代理人主要指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居委會或村委會。這里的法定代理人的確定前提是被害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其他的不可以。因此在實踐中如果一個人屬成年人并且沒有精神病,該被害人如果被別人殺死,其家屬如果認為審判機關的判決不合理,則不能向檢察機關申請抗訴。
人民檢察院認為案件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判決有誤的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在決定抗訴后,應當由人民檢察院內部的審查起訴部門出庭支持抗訴。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是其對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進行審判監督和司法監督的的一種方式。
檢察院抗訴的理由都有哪些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哪些情況下可以抗訴,什么案件能提起抗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申請同一商標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6遭受家庭暴力 應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可以對支付令提管轄異議嗎
2020-12-03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有什么聯系
2020-11-08承包法對非法轉讓土地的規定的形式和處罰是什么
2021-01-01劃撥土地轉讓合同如何生效
2020-12-01按份共有的拆遷怎么賠償
2020-11-24拆遷是否對動產進行賠償
2021-03-06公司拆遷補償房產報告申請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