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庭審判流程包括哪些環節?
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庭審判程序大致可分為開庭、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后陳述,評議和審判五個階段。
1、開庭。刑事訴訟開庭程序除傳喚被告人到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和被告人外,與前述開庭程序相同。
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2、法庭調查。法庭調查的范圍是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所指揮的犯罪事實和證明被告人有罪、無罪、罪輕、罪重的各種證據。
3、被告人最后陳述被告人最后陳述不僅是法庭審判的一個獨立階段,而且是法律賦予被告人的一項重要訴訟權利。被告人最后陳述只要不超出本案范圍,一般不應限制其發言時間,或隨意打斷其發言,而應讓被告人將話盡量講完
4、評議和審判。合議庭應當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并在充分考慮控辯雙方意見的基礎上進行評議。
確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應否追究刑事責任;構成何罪,應否處以刑罰;有無從輕、從重、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附帶民事訴訟如何解決;贓款贓物如何處理等,并依法作出判決。
二、法院審判回避程序是怎樣的?
回避的提出,可是以當事人提出申請,也可以是審判人員或其他人員主動自行提出。回避應當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回避申請提出后,是否準許申請,由法院決定,具體程序為:審判人員的回避,由法院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3日內,以口頭或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
綜上所述,法院審判是刑事訴訟中不可或缺的步驟。檢察院提請公訴后,案件就進入審判環節。法院宣告開庭,然后進行法院調查,組織控辯雙方答辯,在充分聽取意見的基礎上,根據掌握的犯罪事實及法律依據作出判決。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法院工作人員和案件有直接關系,應當回避。
公開審判原則是什么意思
民事訴訟一審駁回起訴終審判決怎么處理?
民事案件一審判決后上訴的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構成醫療事故的條件包括哪些
2021-03-24少批多占,未批先占違法嗎,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1能否直接執行反擔保財產
2021-01-23屬于交通事故工傷的情形都有哪些
2020-12-03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離婚財產如何分配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1-02-01婚前債務自動轉為婚后債務嗎
2021-03-14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欠錢被起訴房子能正常過戶嗎
2021-02-06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是多少
2021-03-02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與備案
2021-03-10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