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賠償主體不同。
在民事賠償中,賠償的主體不一定是國家,侵權賠償責任由侵權人本人承擔;在國家賠償中,賠償主體是國家,雖然國家也可能成為民事賠償的主體,但是國家作為民事主體時不是以公務身份出現的,不是因為職務行為成為賠償主體的。國家作為國家賠償主體時,具體的賠償義務由某一具體的國家機關代表國家履行,違法行使職權實施侵權行為的國家機關或者實施侵權行為的工作人員所在的國家機關,是國家賠償法律關系中具體履行賠償義務的主體(立法機關和國家軍事機關除外),國家賠償主體與實際賠償義務機關不像民事賠償那樣是一致的,而是分立的。
2、賠償范圍和種類不同。
國家賠償的范圍有限,一般比民事賠償窄,在《國家賠償法》中,不僅規定了受害人有權取得賠償的16種情形,在第五條和第十七條里,還列舉了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的9種情形,而且民事錯判、輕罪重判、公有公共設施損害,國家也不予賠償。《國家賠償法》規定國家賠償的種類有行政賠償、刑事賠償和部分非刑事司法賠償3種,國家損害賠償內容僅限于直接損失與財產損失,未將間接損失與精神損失作為國家賠償的損害內容,而在民法通則中對后兩種損失規定了適度的賠償。
3、賠償原則不同。
民事賠償主要采用歸責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歸責原則又分為過錯責任原則和無過錯責任原則兩種,另外還有所謂的過錯推定原則,它是過錯責任原則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國家賠償法》則采用的是違法原則,在我國只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構成《國家賠償法》規定的違法行為,即使行為人沒有過錯,國家也要負賠償責任;反之,如果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合法,即使主觀上有過錯,國家也不負賠償責任。
4、賠償程序不同。
《國家賠償法》規定了行政賠償程序和刑事賠償程序兩種。由于引起司法賠償的損害事實本身發生在訴訟中,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有關機關申請賠償,毋庸提起訴訟,國家賠償中只有行政賠償可以由受害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受害人在提起國家賠償訴訟之前往往要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在得不到解決時方可提起訴訟。而民事賠償則沒有這一前置程序,它適用民事第一審普通程序、第二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和執行程序。刑事賠償程序有自己的特別賠償程序。先由賠償請求人向賠償義務機關請求其確定違法行為,然后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賠償義務機關應在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給予賠償,對賠償不服或有爭議的,可以申請復議。若對復議決定不服,可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中級以上)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賠償義務機關是人民法院的,可以不必經過復議程序,直接向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的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5、賠償方式和標準不同。
國家賠償的主要形式是金錢賠償,而民事賠償除采用金錢賠償方式外,還可采用返還原物、賠禮道歉等10余種形式。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在賠償標準上,我國《國家賠償法》堅持賠償標準應與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和國家財力相適應原則,國家賠償不可能充分填補受害人的實際損失,只是在盡可能的范圍內賠償受害人的損失,賠償請求人得到的賠償往往少于其實際受到的損失。民事賠償采用的是賠償應與損失相當原則。
綜合上面所說的,刑事賠償和民事賠償都是屬于賠償,但對于這兩種賠償是有很大的區別,對于刑事賠償一般是針對于國家因在辦案的過程中傷害到了公民的權益,所需要支付的賠償,而對于民事賠償所涉及到的范圍就會很廣,從而展示出來的方式和標準就會存在很大的不同。
刑事賠償方式是什么
刑事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故意傷害罪民事賠償了可以取保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喝多少酒算酒駕 酒駕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21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五保戶誰贍養誰繼承嗎
2021-01-19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平安保險人傷理賠手續流程和車險理賠流程
2020-12-04如何準備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30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土地轉讓模式
2021-03-11無證房屋拆遷應有什么程序
2021-03-10農村征地,怎么才能拿到合理補償
2021-01-27拆遷安置房能否買賣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