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規定有電信網絡詐騙罪嗎
網絡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互聯網采用虛擬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詐騙罪客觀方面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當下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欺詐行為的手段、方法沒有限制,既可以是語言欺詐,也可以是動作欺詐(欺詐行為本身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有告知某種事實的義務,但不履行這種義務,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或者繼續陷入錯誤認識),行為人利用這種認識錯誤取得財產的,也是欺詐行為。
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的權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
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思,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
最后,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詐騙罪并不限于騙取有體物,還包括騙取無形物與財產性利益。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現在出現了網絡詐騙的時候,一般最好的處理還是報警,因為警方會盡快的鎖定對方,然后會實施抓捕,而且在刑法中只有詐騙罪,沒有電信網絡詐騙罪,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批準環境影響報告書需要些什么步驟
2021-03-06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0-11-10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事故保險理賠的流程有哪些
2021-03-18車輛超高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0-12-16普通家庭財產險有哪些種類
2021-03-04承包土地需要知道哪些法律內容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