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孩子撫養(yǎng)權問題簡析
當今社會離婚率居高不下,但離婚時孩子歸誰撫養(yǎng)成了焦點問題,一般情況下法院會考慮有利于子女教育和健康成長進行判決。即2歲以下一般歸女方撫養(yǎng)較適宜,但不限于2歲,原因是雖過哺乳期但孩子尚年幼,此時更需要與感情深厚的母親養(yǎng)育照顧,一般對子女脾氣秉性,生活習慣等比較了解,另一方雖經濟條件較好但如經常在外、酗酒、吸毒、有無法治愈的傳染性疾病等,且一般不能從心理上進行照顧;另一方雖然收入豐厚,要求撫養(yǎng)孩子,可以作為一個因素來考慮,但不是決定性因素,就算是女方來撫養(yǎng),另一方也會當然的承擔與其經濟狀況相當的撫養(yǎng)費,如果孩子長大要繼續(xù)深造,作為不直接撫養(yǎng)的另一方,不應因撫養(yǎng)權的歸屬而在經濟上有所差別。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yǎng)問題的若干具體規(guī)定》第3條規(guī)定了優(yōu)先撫養(yǎng)權問題,孩子2歲后離婚雙方都要求撫養(yǎng)的,有下列情形的可優(yōu)先考慮:
1、一方已做絕育手術的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環(huán)境對子女健康成長不利的。
3、一方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與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成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另外從子女心理角度看,對未成年人來說,特別是嬰幼兒,健康成長所需要的并不是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而是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嬰幼兒初到人世,生活無法自理,需要完全依賴撫養(yǎng)者,并和撫養(yǎng)者形成依賴,是其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的必要條件。孩子跟隨一方時間較長的感情深厚,如果忽然改變撫養(yǎng)權,勢必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所以應當從保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原則下出發(fā)來判定,把孩子同一方的感情基礎作為第一要素來考慮,避免讓未成年人遭受二次傷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申請強制執(zhí)行需要多久
2021-01-0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結果幾天出來
2021-02-12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贍養(yǎng)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如何的
2021-01-06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呢
2020-11-28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責
2020-11-24保險條款解讀-旅游保險
2021-01-12承包荒山有年限規(guī)定嗎
2021-03-03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承包經營權行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農村空心房可以隨意拆除嗎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