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中斷后使訴訟時效重新計算嗎?
訴訟時效的中斷是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中,因發(fā)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經(jīng)經(jīng)過的時效期間統(tǒng)歸無效,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中斷訴訟時效的法定事由發(fā)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均產(chǎn)生中斷的法律效力。而且訴訟時效中斷的次數(shù)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說,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
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guī)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qū)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xù)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tài),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對于訴訟時效中斷的相關情況,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來進行認定,對于訴訟時效中斷是否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必須對照上述規(guī)定的中的條件來進行認定,如果符合條件的,則可以重新計算訴訟時效,也可以認定為進一步延長了訴訟時效。
借條的訴訟時效中斷有哪些法定事由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變更的相關流程
2021-03-13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未盡贍養(yǎng)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2-23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偽造房產(chǎn)證,變賣他人房產(chǎn)會被判刑嗎
2021-02-23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對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有什么規(guī)定
2021-03-13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拆遷房屋錯誤能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