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指定監護或變更監護關系的案件,由被監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什么情況下能申請變更監護人?
申請變更監護人是指被申請人的監護人不能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不服有關組織指定的監護人且又未在法律規定期限內起訴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員或者有關單位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變更被申請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可能由于以下三種原因不能承擔監護職責:一是監護人不具備監護資格。例如,監護人成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具備履行監護人的資格;或者,監護人的經濟條件不適合擔任監護人;二是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將可能給被監護人造成損害的或者已給被監護人造成損害的;三是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7條規定的情形申請變更監護人的,即有關組織依照《民法通則》規定指定監護人,以書面或口頭通知了被指定人的,應當認定指定成立。被指定人不服的,應當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起訴的,按變更監護關系處理。
法定監護人的范圍
依照通則第16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1款、第2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依照民法通則第17條第1款的規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此款所指其他近親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不服監護權變更的,是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變更之訴的,人民法院需要根據事實和法律作出判決。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能否引入新股東增資
2021-02-02常年法律顧問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27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交警事故雙方自行調解完保險公司會理賠嗎(交通)
2021-02-22保險經紀公司存在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2020-11-12保險法規定沒有受益人的情形具體包括哪幾種
2021-02-13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人身意外死亡保險
2021-02-09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名稱變更審批規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