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法制化的國家,各項法律明文規定嚴謹且經過了明確的細分。對于在犯罪主體上的規定主要為單位犯罪以及個人犯罪兩大類。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存在著不能成為犯罪主體的部分。關于不能成為單位犯罪主體的有哪些該問題在下文中就給出了一定的分析解釋。
不能成為單位犯罪主體的有哪些?
根據《刑法》第30條的規定,可以成為單位犯罪主體的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但按《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單位是指機關、團體或屬于一個機關、團 體的各個部門。”按此解釋,單位不僅指機關、團體等本身, 還指其下屬部門或分支機構。由于《刑法》總則第30條關于單位犯罪的規定,幾乎虛化得不成其為單位犯罪的概念,只是對單位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宣言式規定。因而,對單位犯罪主體的界定,在司法界認識不盡一致。
1、所謂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在單位意志支配下,為單位謀取非法利益,以單位名義實施 的犯罪。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
(1)單位犯罪是在單位意志支配下實施的。這是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主要區別;
(2)單位犯罪必須以單位名義實施;
(3)單位犯罪是為本單位謀取非法利益而實施的,這是單位犯罪的主觀心理狀態。
2、單位犯罪是指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本單位謀取非法利益,經單位集體決定或者由負責人員決定實施的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1)單位犯罪的主體是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這是單位犯罪的主體特征;
(2)單位犯罪在主觀上出于故意或過失,并具有為本單位謀取非法利益的心態;(3)單位犯罪必須是經單位決策機構決定或者由負責人員決定實施的犯罪,這是單位犯罪的客觀特征。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第一種觀點將“以單位名義”作為單位犯罪的特征之一,尚不夠完整、科學。因為單位犯罪并不一定都要以單位的名義實施,如單位秘密繞關走私就是如此。相反,自然人打著單位的旗號,為謀取個人私利而實施犯罪的,則應按自然人犯罪而不是單位犯罪的有關規定處罰。
二、單位犯罪的主體如何理解,在刑法理論界主要有二種觀點:
1、第一種觀點認為,在法人犯罪中,實際上是一個犯罪(即法人犯罪),兩個犯罪主體,兩個刑罰主體(在兩罰制的情況下)或者一個刑罰主體(在單罰制情況下)。其理由是,犯罪主體必須與受刑主體同一,單一的犯罪主體只能有單一的受刑主體,雙重的犯罪主體則應當有雙重的受刑主體與之相對應。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的處罰采取的主要是雙罰制的原則,決定了其犯罪主體也必然是二元的。否則,雙罰制的規定就使罪與刑的關系發生了背離,與罪責自負、刑止于一身等現代刑法的基本原則相悖。
2、第二種觀點主張,單位和自然人在單位犯罪中融為一體,結合成為一個犯罪主體并共同承擔刑事責任。因為,單位犯罪中的單位主體和自然人主體在單位犯罪中是不可分割的,是單位團體和其成員彼此異質的兩部分構成的一個復合體,組成單位犯罪主體的兩個部分在單位犯罪中不是分工的關系,而是彼此融合和互為表里的關系。即單位中的自然人把犯罪單位化;而單位則通過有關的自然人實施犯罪。
綜合上文中的內容進行要點分析可以看出,關于不能成為單位犯罪主體的有哪些需要結合單位犯罪的內容本質進行分析。一般來說,對于單位犯罪的主體主要是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等主體。但是由于單位該概念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所以對于單位犯罪當中的細分主體不屬于單位犯罪的主體之內。
如果發生了單位犯罪,對于法定代表人在哪些罪名中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單位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所生孩子是否違法
2021-02-17搜索引擎收費服務協議范本
2021-01-03商標被部分駁回如何處理
2020-11-20辦理未婚證明需要帶什么
2020-11-26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
2020-12-25離婚時的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26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偽造房產證作抵押犯什么罪
2021-03-08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