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應當在哪里交上訴狀
我國2012年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六條規定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通過該條法律規定可知,當事人既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也可選擇向上一級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這是法律賦予上訴人的基本訴訟權利。上級法院拒收上訴狀,要求當事人前往原審法院遞交上訴狀,可能考慮到,就算自己收了上訴狀,也要轉交原審法院,再由原審法院移交案卷材料。不如讓當事人直接向原審法院遞交上訴狀來的干脆,也省去了上級法院向原審法院郵寄上訴狀的麻煩。而下級法院拒收上訴狀的情況則相對比較少見,但一旦出現,往往會給當事人制造更大的麻煩。以至于很多人上訴都不敢通過郵寄的方式遞交,生怕被法院退件或其他預料不到的風險,導致過了上訴期。
小編認為,法律規定具有強制性,也是當事人和法院均應共同遵守的規范指引。當事人因為信賴國家頒布的法律的規定,而前往原審法院或第二審法院遞交上訴狀,正如駕駛人遵照交通規則駕車行駛,就可以斷定自己不會因違章而被扣分罰款一樣。如果每位遵紀守法的駕駛人上路行駛時,還不能確定自己是否會被扣分罰款。那么,人們也就失去了衡量自己行為是非對錯的標準,社會也就亂了套了。既然法律是這么規定上訴的程序的,法院和當事人就都應該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不管是出于實務操作中的便利考慮,還是內部約定俗成的操作習慣,均不能違反法律的規定。哪怕是因此要多付出一份辛勞,多做了一些工作,也要謹慎的遵守。只有尊重法律,敬畏法律,公平、正義的實現才有保障。
面對目前實務中的不足,小編建議當事人盡量不要等到上訴期臨近屆滿才去遞交上訴狀,給自己留出機動時間,以免因此錯過上訴期,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二、民事案件可上訴幾次
只要判決沒有發生法律效力,上訴的次數沒有限制,但還是要符合我國的兩審終審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后,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第二百零七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民事案件上訴期限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2日起計算。在上訴期限內,提出的上訴具有法律效力。意味著案件要進行第二審程序。如果超出這個期限,提出的上訴和抗訴就不具有法律效力,第一審判決、裁定即告生效。但也有特殊情況,如當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而耽誤提起上訴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5日內,可以申請繼續進行應當在期滿以前完成的訴訟活動。這種申請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沒有正當理由的,人民法院即予裁定駁回申請。
涉外民事訴訟的審限是多久
被告在法庭民事訴訟權利有哪些?
民事訴訟特別程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租金可以抵債嗎
2020-11-2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在什么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
2021-01-14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非直系親屬關系可以買保險嗎
2021-02-12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
2021-02-2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校方責任保險理賠案例導言
2021-02-06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