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指的是哪些財產
遺產是指公民死亡時所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遺產具有時間上的法定性和財產專屬性。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根據《繼承法》第三條:
1、公民的合法收入。包括從事體力、腦力勞動所得收入,股票、紅利、接受的嘉獎等;
2、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房屋包括自用房、出租房、閑置房、營業用房等;儲蓄包括在銀行、信用社、、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生活用品包括家具、家電、圖書、電腦、車輛等;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包括古董、字畫、圖書、收藏品等;
5、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包括、農具、建材、農作物、礦藏等;
6、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利;
7、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包括、質押權、留置權,典權,債權等。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的定義】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在繼承訴訟糾紛中最重要的是要想辦法證明被繼承人財產范圍,但往往由于繼承人死亡,無法找到有關的證據材料而使被繼承權益無法得到應有的保證。我們常常遇到的證明被繼承人財產范圍的證據有以下幾方面:
1、證明有房產的,應提交房產證或、交款發票或出資證明。
2、證明有銀行存款并申請法院調查的,應提交銀行帳號;證明有股票并申請法院調查的,應提交股東代碼、資金帳號;證明有車輛的,應提交行使證、車牌號。
3、證明被繼承人在公司擁有股權的,應提交該公司的工商登記情況、出資的證明等。
4、證明被繼承人有債券債務的,除提交借據以外,必須有相關的證據佐證。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同業拆借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繼承訴訟糾紛中最重要的是要想辦法證明被繼承人財產范圍,但往往由于繼承人死亡,無法找到有關的證據材料而使被繼承權益無法得到應有的保證。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的賠償范圍
2020-12-02離婚賠償適用于訴訟時效嗎
2020-12-02反擔保抵押是什么意思,適用哪些情況
2020-12-30結婚自由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0-12-21什么是瀆職侵權罪
2021-02-14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保險期限內不予以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5怎么才能承包林地
2020-11-16村里有權讓已婚婦女土地轉讓嗎
2021-01-29門面房拆遷補償與住宅一樣嗎有什么區別
2021-01-13天津最新拆遷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14宅基地拆遷院子也會補償嗎
2021-02-27企業拆遷安置費和員工有關系嗎
2020-12-15北京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0農村營業用房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