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償命,是傳統的說法,但在現代法制發展的大趨勢下,將逐步減少死刑。雖然有很多國家已經廢除了死刑,但我國依然保留了死刑,但同時規定了可以免除死刑的情形。那么,哪些情況下能夠免除死刑呢?接下來,律霸小編就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哪些情況下能夠免除死刑
死刑,也稱為極刑、處決,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罰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賦予的權力,結束一個犯人的生命。而遭受這種剝奪生命的刑罰方法的有關犯人通常都在當地犯了嚴重罪行。盡管這“嚴重罪行”的定義時常有爭議,但在現時保有死刑的國家中,一般來說,“蓄意殺人”必然是犯人被判死刑的其中一個重要理由。在中國,死刑分為死刑并緩期2年執行(死緩),與死刑并立即執行兩種死刑判決。
目前按國際慣例不適用死刑的人群:實施犯罪時未成年的人(中國為18周歲)、審判時懷孕的女子、符合其他相關條件的人等。
中國法律規定,犯罪時年滿18周歲的罪犯適用死刑,年滿75周歲以上的罪犯一般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二、可免除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從法律角度講,以下情況可以免除死刑:
1、依據法律規定,不足以判處死刑的;
2、具有法定減輕、從輕情節,被從輕、減輕處理的。
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分子在有某些法律規定的從輕、減輕情節的時候,可以給犯罪分子略輕一格的處罰。如本來應該判處死刑的,但因要從輕處罰,就輕一格,判處死刑緩期執行,這樣就可以免于一死。
還有正當防衛,也屬于此類情況,但正當防衛的認定,界限至今不是很清楚。
3、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不適用死刑。又聾又啞的人,減輕處罰。
《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而對于精神病人而言,同樣是不判處死刑。《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4、有立功表現的犯人,也可以免除死刑。
依據《刑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所以,有的犯罪分子,在被關押后,至臨刑前,可以通過檢舉他人犯罪事實,達到立功表現,以減輕對自己的刑罰處罰。
但需要注意,這種檢舉必須及早檢舉,因為需要公安機關一定的時間進行落實,只有在屬實的情況下,才起作用。如果在檢舉后、臨刑前,公安機關對檢舉行為還沒有落實的話,就不起作用了。
5、在受害人有過錯的情況下,可以減輕被告人的過錯和罪責。
大多數時候犯罪都是需要承擔相應刑事責任的,不過要是有上述情形之一的話,那也是能夠免除死刑。應當注意的是,只有滿14周歲的人犯罪,才可以被判處刑罰。而不滿18歲的人犯罪,是一律不適用死刑的。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地方,請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最高法關于死刑判決的標準有什么規定?
販毒多少克判死刑?
死刑緩期執行可以減為有期徒刑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非訴執行期限是多久
2020-11-08外貿出口程序有哪些
2020-12-12股權轉讓溢價部分如何交稅
2021-02-14公司名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1嵌入式軟件能否申請著作權
2021-03-14違反同一部法律的多項規定如何處罰
2021-03-18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崗前培訓可以約定競業限制嗎
2021-02-02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約定與法律有什么關系
2021-01-30如何挽救盜搶損失
2021-02-25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