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可否作為遺產繼承
宅基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分離的,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集體,使用權屬于房屋所有人,農村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權是基于“村民”的特定身份取得,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權,不能隨意對宅基地進行處置。
所以宅基地不屬于遺產,不能被繼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屬于公民個人所有,可以繼承。按照我國法律規定的“地隨房走”的原則,公民繼承了房屋,當然可以使用房屋所占的宅基地。
目前對農村房屋繼承沒有出臺具體規定,合實踐操作,在“宅基地屬于農民集體所有”,“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且面積不得超過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的標準”前提下,本村村民與城市居民因繼承取得農村房屋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本村村民因繼承取得多處住宅的,原則上不作處理,村民可以出賣多余的住宅,也可以維持原狀,但不得翻建。房屋損壞后多余的宅基地應當依法收回。城市居民繼承后,因為不是本村村民,無法變更宅基地審批表,在實踐中經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決定收回宅基地,此時繼承人面臨自行拆房的風險;另一種是經過鄉人民政府批準,按照規定價格出售給符合申請建房用地條件的村民。
誰是繼承訴訟的訴訟主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只要符合這四個要件法院就應當予以受理,告一人還是告數人,告與不告都是當事人的權利。
繼承訴訟開始后,如繼承人、受遺贈人中有既不愿參加訴訟,又不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應追加為共同原告;已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不再列為當事人。故此,如果起訴時原告只起訴了部分繼承人作被告,法院應當追加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或者其他訴訟當事人也可以申請追加。
以上所提及的都是有關遺產繼承的法律知識,要知道遺產繼承關系到部分人的合法權益,因此當這合法權益被侵犯時應該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律霸網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乙方沒有履行租房合同怎么辦
2021-02-23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股權已經質押償還債務,是否可以查封土地
2020-12-06單位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08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2021-01-22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土地流轉有哪些常見方式
2020-11-20拆遷出嫁女戶口還在本村如何安排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