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以結婚為條件贈與他人錢財
方某與汪某在家庭離異后經婚姻介紹所介紹認識,相處一陣后,方某于2005年4月將裝有5000元現金及寫有“你好,請收下我捐資助學款5000元”的紙條交給被告汪某,汪某未接受。數日后,方某再次將5000元錢及一封寫有“如你不能與我結婚,就履行借錢的普通規則,有文字為證”內容的信交與汪某。汪某收下此款并以該款用于其子就學費用。
同年12月,方某要求與汪某結婚未果后要求汪某“立刻寫借條或盡快退款”,但汪某始終未退款也未寫借條。方某訴至法院后,汪某以方某的行為系公益性助學贈與為由拒不退款。法院判決汪某一次性返還方某5000元。
爭議焦點:如何認定以結婚為條件的贈與
對此案件,當事人及法官均持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方某贈與汪某之子捐資助學款,該款具有社會公益性質,屬不可撤銷的贈與;且方某有強行贈與之意,令汪某無法拒絕,故方某不能再要回該款。
另一種意見認為,方某贈與汪某款是以與汪某結婚為條件的,在汪某不與方某結婚方某所附條件不成就時,方某的贈與行為即不發生法律效力。同時,該贈與行為針對是汪某之子這一特定對象,不具有社會公益性質,方某享有要回所贈與款的權利。
律師說法:以結婚為條件贈與時,在結婚未果后能否撤銷贈與合同
根據合同法和民法通則的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如一方有贈與的意思表示,而另一方無愿意接受贈與的意思表示;又或只有一方愿意接受贈與,而另一方無贈與的意思表示,贈與均不能成立。前文中所謂“強行贈與”的觀點不能成立。
我國法律允許贈與時對受贈人附設一定的義務,也可通過附條件(或附期限)來調整贈與的法律效力。但附條件(附期限)的贈與和附義務的贈與有著嚴格的區別。在附義務的贈與中,其所附義務與贈與合同自身的法律效力無關,不會因所附義務而解除或延緩贈與的效力。而在附條件(附期限)的贈與中,條件(期限)的成就與否直接關系到贈與的生效或解除。本案中,方某以與汪某結婚為目的贈與汪某5000元的行為,就屬于附條件的贈與而非附義務的贈與。只不過方某所附的條件屬于法學理論上的延緩條件。
在汪某拒絕與方某結婚的情況下,方某設定的條件不成就,則該贈與行為雖成立但不具有法律效力。汪某此時占有方某5000元即失去法律依據,構成不當得利,應承擔返還義務。
我國法律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但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或經過公證的贈與除外。財產轉移后,在法定條件下,贈與人也可向受贈人索回財產。
本案中,因該款汪某用于其子上學,受益對象明確,利益內容確定。而社會公益具有公共性,是一定范圍內的不特定多數人支持和享有的共同利益。其最大特征在于受益對象的不確定性和利益內容的不確定性,它代表了社會公共道德和社會公共利益。因此本案中的贈與并不具有社會公益性質,而且亦未經過公證,方某有要回贈與財產的權利,故法院判決汪某返還方某5000元。
綜合上面的介紹,以結婚為條件贈與他人錢財在離婚時要返還。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如何認定以結婚為條件的贈與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的注冊資本多意味著什么
2021-02-17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監護職責可否委托他人行使
2020-12-22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教師公寓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09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0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內部承包合同具備哪些效力
2021-01-31營業房拆遷補償如何評估
2021-02-10農村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19深圳動遷政策規定
2021-03-17拆遷維權有哪幾種方式
2021-01-22農村土地征地的具體流程是什么
2020-12-31城市房屋拆遷中涉及的常見法律問題有哪些
2021-03-02青苗費可以算多少次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