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侵吞公款,招聘人要負責嗎
不用,與招聘者無關,除非雙方有串通一起侵吞公款。
根據擔保法第2條規定:“在借貸、買賣、貨物運輸、加工承攬等經濟活動中,債權人需要以擔保方式保障其債權實現的,可以依照本法規定設定擔保。”
第6條規定:“本法所稱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連帶責任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當事人對由民事關系產生的債權,在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以擔保法規定的方式設立擔保的,可以認定為有效。
二、挪用公款為單位利益是否構成犯罪
1、單位負責人為了單位利益而挪用公款,此“為單位利益”僅是指單位負責人單純的為單位謀取利益。
在認定是否“為單位利益”時,不能因為個人利益包含單位利益因素而使單位利益和個人利益無法區分,甚至混淆、掩蓋。為了加大對違反職務廉潔性的懲罰,應認定構成挪用公款罪,為謀取單位利益則作為犯罪情節考慮。
2、個人利益與單位利益同時存在的情況下,不能以利益的主次來界定是否構成挪用公款罪。
“個人利益”屬于違法范疇,“單位利益”屬于合法范疇,二者是完全相反的性質。司法機關實踐中,很多案件中的個人利益是行為人與使用人事先約定,但尚未實際獲取,從而無從認定個人利益和單位利益的主次。最后,這樣的主次之分不能充分體現制定挪用公款罪的基本理論特征,挪用公款罪存在的基礎值得商榷。
3、只要公款私用、謀取私利事實共同存在,就可直接認定挪用公款犯罪。
因此只要存在個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將公款供其他單位使用的行為并且從中謀取了個人利益,則即使存在為了單位利益的情形,也應認定為挪用公款犯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行為。挪用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從重處罰。挪用公款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工作人員,這里所說的國家工作人員與前述貪污罪中國家工作人員的內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樣具有特定性和公務(職務)性。構成挪用公款罪的國家工作人員包括: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受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員工侵吞公款,招聘人要負責嗎?其實侵吞公款跟招聘人是沒有關系,招聘人也不需要為此而復雜,畢竟不是招聘人做侵吞公款的事情。對于員工侵吞公款具體法律廚房內容不太了解或想要爭取權益,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咨詢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查合同有沒有解除
2020-11-25行政處罰法幾年未發現違法行為就無效
2020-12-18公證催收債權能否中斷訴訟時效
2021-01-30八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1-01-27發律師函有什么用
2021-03-19家暴離婚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5能一次性給贍養費嗎
2020-11-29交通肇事與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區別
2020-11-20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買方賣方仍應支付中介費嗎
2020-11-29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