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對自然人方面規定是什么?
1、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準;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準。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以上記載時間的,以該證據證明的時間為準。
2、監護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3、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自然人下落不明滿二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該自然人為失蹤人。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時間從其失去音訊之日起計算。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自戰爭結束之日或者有關機關確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計算。失蹤人的財產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擔任財產代管人的人代管。
二、民法總則對自然人民事年齡的規定是什么?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綜上所述,民法總則的內容十分詳細,其中第二章對自然人做出規定,包括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權利、監護權等方面。民法總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年齡做出調整,規定八周歲以下未成年人是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監護人應該代理參加民事活動。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權利?
自然人非貨幣資產投資入股增值稅需要征收嗎?
商標權人為自然人是什么意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商鋪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03不同意調解法院怎么判
2021-02-06人身損害賠償如何區分農村和城鎮
2021-01-25連帶責任一般賠償比例
2020-11-26交通事故賠償調解賠多少錢
2021-03-21一年半刑期能減刑嗎
2021-01-22雇傭關系買保險嗎
2021-03-01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