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應區分雇傭開車行為與借車行為嗎
【案情】
2009年9月15日19時許,張某駕駛電動自行車時,不慎與同向行駛的由陳某駕駛的重型自卸貨車相撞,致使電動車摔倒,張某摔至重型自卸貨車左后輪上,造成張某倒地受傷,電動自行車損毀。經鑒定,張某損傷為八級傷殘。張某的損失包括醫療費用、殘疾賠償金、護理費、精神損失費、電動自行車損失費等共計17萬余元。經交警部門認定,張某正常駕駛自行車,無交通違法行為,不負本起事故責任;陳某駕駛的重型自卸貨車行經肇事路段未保持安全車速,未注意掌握路面動態,未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是造成本起事故的根本原因,應負本起事故的全部責任。因賠償問題發生糾紛,該案訴至法院后查明:黃某為重型自卸貨車的所有人,陳某系黃某雇傭的司機,為黃某裝卸沙土,事故發生時是陳某開車離開沙土裝卸地點,幫其親戚運送木頭建房后空車返回沙土裝卸地點途中,陳某幫其親友運送木頭之事經黃某同意,未收取費用;該車投保了交強險。
【評析】?
黃某為其車輛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首先應由保險公司在保險金內賠付,對此沒有疑異,但對不足部分該如何承擔?如果事故發生時陳某是在進行雇傭活動,那么陳某作為雇員,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一款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由于陳某駕車行經肇事路段時未保持安全車速,未注意掌握路面動態,未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存在重大過失,應當與雇主黃某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如果事故發生時陳某是向黃某借車使用,那么陳某作為借車使用人,應就根據《民法典》(2021.1.1生效)第第一千二百零九條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中止,《民法典》生效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之規定?“因租憑、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后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則由陳某作為借車使用人單獨承擔賠償責任。
所謂“從事雇傭活動”,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二款規定:是指從事雇主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從中可以看出,在雇傭關系中雇員是按照雇主的指示,利用雇主提供的條件,提供單純的勞動力,以自己的技能為雇主提供勞務。在勞動關系建立后雇員對于工作如何安排沒有自主選擇權,雇主可以隨時安排指揮雇主的工作,雇員具有從屬性。 在本案中,雇主黃某并沒有安排陳某去幫助運送木頭,也沒有就幫助運送木頭行為收取任何費用,同時幫助運送木頭的對象是陳某的親友而不是黃某的親友。陳某幫助其親友運送木頭的行為完全是自己安排的,是由陳某自行決定向誰人做什么事是否收取費用等內容,而黃某同意陳某幫助運送木頭的行為,應視為雇主同意雇員請假的行為,因此對陳某駕駛黃某車輛為自己親友運送木頭的行為應認定為借車行為,應當由陳某作為借車使用人單獨承擔賠償責任。?交通事故中應區分雇傭開車行為與借車行為交通事故中應區分雇傭開車行為與借車行為
綜合上面的介紹,雇傭開車行為與借車行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賠償有區別。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雇傭開車行為與借車行為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徐丹律師,女,法學學士學位,國家司法考試A證。現為湖北尊而光律師事務所核心專職律師,婚姻家事法律事務部負責人,執業證號為14201201711164197。徐丹律師從2012開始先后在地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有過實習工作經驗,從事執業律師以來,秉承“專業、誠信、敬業、務實”的工作作風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已處理過多起訴訟和非訟法律事務,咨詢解答大量各類型民事、經濟、刑事案件。尤其擅長各類婚姻家事糾紛;婚前、婚內財產風險評估和規劃;為境內或者跨境婚姻、繼承提供法律意見;債權債務糾紛;房產合同等。對于婚姻家庭的矛盾有著獨到的見解,善于從法律角度與女性特有的角度為當事人出謀劃策,善于處理婚姻家庭中的疑難雜癥。在執業中也不忘關懷弱勢群體,結合地區司法局以及律所綠色通道提供專職援助,對于一些困難的群眾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服務,是一位有著專業素養與社會責任感的女律師。
交通事故私了協議書范本
2021-01-10合伙企業財產法律如何規定
2021-02-04醫療糾紛如何賠償
2020-11-09人民法院副院長如何產生
2020-11-26發票領購簿丟了怎么辦
2021-01-28借條轉讓要三方到場嗎
2021-02-05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