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糾紛的處理程序有哪些?
(一)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先由當事人協商解決。
(二)土地爭議雙方協商不成的,由當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進行調解,簽訂權屬地界協議書。
(三)協商、調解不成的,按《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全民所有制單位之間、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由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做出處理決定。如屬個人之間、個人與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的土地使用權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區、縣級人民政府做出處理決定。
(四)發生嚴重的侵犯行為,引起重大的財產損失和人身事故,觸犯法律的可直接由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處理。
(五)跨越縣、市、省級行政管轄區的土地權屬爭議,各由其上一級人民政府處理。這類糾紛涉及面廣,情況復雜的,由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或國務院的土地管理機關組織有關部門臨時組成仲裁委員會進行調解和裁決,并經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或國務院批準執行。
(六)地方單位或個人與駐軍發生的土地權屬糾紛,由縣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如當事人雙方的土地跨縣、市、省的,參照上述規定處理。
(七)當事人對有關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但土地所有權爭議解決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現狀,不得破壞地上附著物。
二、土地糾紛怎么維權?
1、協商解決: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據此規定,公民之間發生的宅基地糾紛,應當先通過協商的方式加以解決。
2、行政解決: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該法還規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
3、司法解決: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3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這表明宅基地糾紛可以先經過有關行政機關的處理,對于處理決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責任認后多久批捕
2021-03-21監察委員會辦了錯案怎么申訴
2021-02-16手腕功能鑒定評殘
2021-01-22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個人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09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保險責任糾紛中有哪些常見法律問題
2021-02-06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