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頒發了保護森林等法律規定,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若國家機關因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按照既定的流程的規定,征收森林面積,若征收的自留山,或者是森林管理部們的管轄范圍之內的森林面積,是可以按照國家征地樹木補償標準的規定,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的。
一、國家征地樹木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土地管理法》規定,被征用土地,在擬定征地協議以前已種植的青苗和已有的地上附著物,也應當酌情給予補償。但是,在征地方案協商簽訂以后搶種的青苗、搶建的地上附著物,一律不予補償。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實踐中,可按下列辦法執行:
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二、補償管理
各項補償費用由被征地單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處理:
1、土地補償費、依法應支付給集體的安置補助費、集體所在的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和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補助費的歸屬、使用:
(1)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單位安置的,支付給安置單位。
(3)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發放給安置人員個人或經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集體所有的補償費用的使用收益分配辦法:
1、在當地金融機構設立專戶存放。
2、使用情況公開,接受村民監督。
3、分配辦法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過半數通過,報鄉政府備案。
三、補償糾紛
1、補償標準爭議先由縣級以上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2、補償費用分配糾紛其性質為民事糾紛,當事人為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3、征地信息公開糾紛屬于行政爭議,當事人可以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方式解決。
是相關國家機關,在了解我國既定的法律規范的基礎之上,制定的適宜于我國目前現階段的法律規范。由此可以知道,在實施征地行為之后,需要一次性的至、支付經濟補償金,否則民事主體可以請求得到司法救濟。
?福建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
?陜西苗木征地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