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逃罪和越獄罪的區別是什么
本罪與脫逃罪在形式上都表現為在押的犯罪分子逃離監管、羈押場所。
(一)行為方式不同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并且一般是使用暴力手段,公開與國家專政機關對抗;而脫逃罪在客觀方面往往采取秘密逃跑的方式。
(二)行為人數量不同
本罪是多數在押犯勾結在一起,在首要分子的指揮、策劃下,有組織、有計劃地集體逃跑越獄的行為。而脫逃罪一般只是個別犯罪分子單獨的逃跑行為。
如何認定組織越獄罪
(一)本罪的社會危害性
本罪侵犯的是司法機關監管秩序。監獄、勞改隊、看守所等監管場所的任務是看管、教育、改造罪犯。為了保證監管場所的正常秩序,國家對罪犯的出獄(包括出勞改隊、看守所等)作了嚴格的規定。組織越獄就是違反監管規定,企圖有計劃、有組織地逃往獄外,使監管場所的正常監管秩序受到侵擾。對這種犯罪行為必須嚴厲打擊。
(二)本罪的行為表現
本罪的行為表現是被關押的罪犯在首要分子的組織和秘密策劃下有組織、有計劃地逃往獄外的行為。這里所說的“獄”,是指包括監獄、勞改隊等場所。在押解罪犯的路途中,罪犯有組織、有計劃地逃跑的,也屬于組織越獄的行為。越獄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沖闖獄門、翻越獄墻、挖掘地道等。只要是多名在押罪犯有組織越獄行為,無論采取什么方式,都不影響本罪的構成。
在越獄的過程中可能出現搶劫、搶奪看守人員槍支彈藥、綁架、殺害監管人員等其他犯罪行為,對于這種行為一般不按數罪并罰處理,而視為本罪從重處罰的情況。但對于越獄后實施的其他犯罪行為,仍應按數罪并罰的原則處理。
(三)本罪的犯罪主體
本罪只能由在監獄、勞改隊等關押場所的罪犯構成。其他人員不能構成本罪。對于個別監管人員為越獄的罪犯提供幫助或方便條件的,而按組織越獄罪的共犯處理。
(四)行為人的主觀因素
行為人犯本罪必須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通過組織越獄的行為以達到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本罪為必要共同犯罪,但其不要求行為人都出于相同的動機,行為人只要認識到自已在與他人一起共同實行有組織、有預謀、有計劃的逃跑越獄行為而仍決意實施的,即可構成本罪。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這方面內容的介紹,對于這方面的罪我們明白是有一定的處罰規則,而且處罰的標準也是特別嚴厲,會在原來的罪上面進行增加處罰,所以大家面對國家的處罰要虛心接受改造,不可違背而行,只會加重刑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水產養殖的大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29因高壓觸電致殘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27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交通事故確定書可否重新確定
2021-03-06工傷能要求賠償贍養費嗎
2020-11-08單位公款打入私人賬戶會被判嗎
2020-12-19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加入WTO對各行業的影響:保險業國際貿易論文
2021-02-04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