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賣毒品應追究什么責任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據此,販賣毒品罪是指販賣毒品的行為,只要是販賣毒品,即構成販賣毒品罪。
販賣毒品罪構成要件
一、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主體。根據本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販賣毒品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于被利用、教唆、脅迫參加販賣毒品犯罪活動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一般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毒品而販賣,過失不構成本罪。如果行為人主觀上不明知是毒品,而是被人利用而實施了販賣行為,就不構成犯罪。一般是以營利為目的,但也不能排除其他目的,法律沒有要求構成本罪必須以營利為目的。
三、客觀要件
販賣毒品是指有償轉讓毒品或者以販賣為目的而非法收購毒品。有償轉讓毒品,即行為人將毒品交付給對方,并從對方獲取物質利益。販賣方式既可以是公開的,也要能是秘密的;既可以是行為人請求對方購買,也可能是對方請求行為人轉讓;既可能是直接交付給對方,也可能是間接交付給對方。在間接交付的場合,如果中間人認識到是毒品而幫助轉交給買方的,則該中間人的行為也是販賣毒品;如果中間人沒有認識到是毒品,則不構成販賣毒品罪。販賣是有償轉讓,但行為人交付毒品既可能是獲取金錢,也可能是獲取其他物質利益;既可能在交付毒品的同時獲取物質利益,也可能先交付毒品后獲取利益或先獲取物質利益而后交付毒品。如果是無償轉讓毒品,如贈與等,則不屬于販賣毒品。
四、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由于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等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既有醫用價值,又能使人形成癮癖,使人體產生依賴性。因而,犯罪分子利用來牟取非法利潤。近幾年來,國際上制毒、販毒、走私毒品活動不斷向我國滲透或假道我國向第三國運輸。國內一些不法分子了大肆進行制造毒品、販賣毒品的犯罪活動,使大量毒品流入社會,嚴重地損害了他人的身體健康。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販賣毒品罪是指販賣毒品的行為,販賣毒品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怎樣行使翻譯權
2021-03-11怎么樣才能保護老字號
2020-12-02商標搶注合法嗎
2021-03-05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原告不拿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1-01-18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賣房人如何簽訂售房合同
2020-11-26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規定
2021-01-02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終止勞動合同必需簽訂協議嗎
2021-03-22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