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司法解釋是什么
目前暫無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有關的司法解釋。
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概念
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是《刑法修正案(三)》中新增的一個罪名“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正常的社會秩序。
客觀方面。客觀方面表現為是指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主觀方面。本罪在主觀方面是故意。
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與投放危險物質罪的區別
1、侵犯的客體不同。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侵犯的客體是社會公共秩序、投放危險物質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
2、投放的物質屬性不同。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原體等危險屬性的物質、投放危險物質罪所投放的必須是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原體等物質。
3、故意的內容不同。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是以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為故意內容的、投放危險物質罪則是以危害公共安全為故意內容的。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霸小編提醒您,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與投放危險物質罪的名字雖然相像,但是他們的本質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希望你能弄清楚,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立遺囑有用嗎
2021-02-04手臂骨折工傷定級應為幾級
2021-02-28勞動合同不給員工可否視同未簽
2020-12-18贍養協議和房產轉讓協議能一起寫嗎
2021-01-26商標權轉讓應該怎么做
2020-11-26房屋抵押貸款核對哪些信息
2021-01-15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2-28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拆遷財產損失能否提起民事訴訟
2020-11-22農村征地時,誰是有權主體
2021-01-04買拆遷戶房子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6拆遷時以航拍圖確定房屋是否合法,正確嗎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