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的概念定義
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將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的行為。
《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走私固體廢物罪。違反國家規定,將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未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許可,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以原料利用為名,進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液態廢物和氣態廢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七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的,進口屬于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或者未經許可擅自進口屬于限制進口的固體廢物用作原料的,由海關責令退運該固體廢物,可以并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進口者不明的,由承運人承擔退運該固體廢物的責任,或者承擔該固體廢物的處置費用。逃避海關監管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運輸進境,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犯罪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管理制度。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境外的各種固體廢物。根據1996年3月1日國家環境保護局、對外經濟貿易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商檢局聯合發布的《廢物進口環境保護管理暫行規定》,禁止進口境外廢物在境內傾倒、堆放、處置。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環境的固態半固態廢棄廢物。無論哪一種固體廢物,都可成為本罪的對象。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將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的行為。
1、必須是違反國家規定的行為。
2、實施了將境外的固體廢物傾倒、堆放、處置的行為。所謂傾倒,是指通過船舶、汽車等運載工具向我國境內任何地方傾卸固體廢物的行為;堆放是指將境外的固體廢物任意堆存在我國境內的任何地方;處置是指在中國境內將中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行焚燒和用其他方法改變固體廢物物理、化學、生物特性的方法,達到減少已產生的固體廢物數量,縮小固體廢物體積,減少或者消除其危險成份的活動,或者將固體廢物最終置于符合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場所或者設施不再回取的活動。
本罪屬行為犯,只要實施了進境傾倒、堆放、處置固體廢物的行為,即構成犯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構成本罪。單位也可成為本罪主體。實踐中,本罪的主體大多為廢物進口單位或廢物利用單位。個人單位構成本罪的情況極為罕見。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過失不構成本罪。
四、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的刑事責任及量刑
《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規定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規定處罰。
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不僅觸犯了相關法律,也會造成嚴重的公共危害及環境污染。有關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司法解釋,小編的講解就結束了。如果您還有其他想了解的法律知識,歡迎隨時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我們將竭誠為您講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服務收費采取什么收費方式
2021-03-18交通事故車輛保全后怎么辦
2021-03-15夫妻共同房屋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1-01-01是否可以申請強制探望子女
2021-01-23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汽車丟了,保險公司怎樣理賠
2021-02-17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保險經紀公司違法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1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新手上路車禍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05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7)
2020-11-23承包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0-11-22農村土地拆遷賠償款有哪些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