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中的犯罪預備和未遂在概念、犯罪結果以及量刑等問題上都存在區別,具體區別如下:
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都屬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態,即都沒有既遂,二者都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沒有既遂。區別的標志是是否“著手”實行行為。預備是進行了犯罪準備,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能夠“著手”;而未遂是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既遂。
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而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犯罪預備是著手實施前的階段,而犯罪未遂則是已經著手實施,但是因為其他外界原因沒得逞,比如想盜竊因為有人巡邏沒偷成,比如想搶劫因為遭到反抗沒搶到錢,但是行為實施時已經構成犯罪,只是沒有得到財物而已。但如果為盜竊去購買鉗子等作案工具,為搶劫去購買槍支、刀具或踩點等顯然是在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屬于犯罪預備。
刑法第22條第1款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3、特征不同
(1)犯罪預備具有四個特征:
1)主觀上為了實行犯罪;
2)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
3)事實上未能著手實施犯罪
;4)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23條第1款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犯罪未遂具備三個特征:
1)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2)犯罪未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
我國刑法理論通說認為,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的主要界限在于:行為人是否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對于在犯罪行為實施過程之中,有兩個或是多余兩個參與的刑事案件,被稱為是共同犯罪行為。此類犯罪行為的犯罪主犯,不管是犯罪預備還是犯罪預備等受到的處罰,都是比從犯要重的。若是在犯罪預備過程之中,就已經中止了犯罪行為實施,只要沒有造成危害也可以不受罰。
怎么才能認定聚眾斗毆罪犯罪未遂?
跟蹤是犯罪預備還是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罪還需要判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的處理機構有哪些
2021-02-19侵犯著作權罪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2爺爺奶奶有探望權嗎
2021-03-01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六條
2020-11-29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土地出讓審批手續有哪些
2021-01-11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一)
2021-03-14拆遷補償安置方案不合理怎么辦
2021-02-20舊房在拆遷時會進行折舊嗎,折舊率怎么算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