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農村建設中房屋拆遷的法律規定了哪些補償方式?
目前我國的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的拆遷補償方式分為貨幣補償、產權調換和農民自建三種方式。實行貨幣補償的,貨幣補償金額包括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和宅基地土地所有權區位補償價。實行農民自建,應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村鎮規劃,并按相關規定進行建設。
本村集體經濟組織尚有宅基地,可以安排宅基地給被拆遷人自建住宅或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建設住宅。本村集體經濟組織尚有農用地,可轉為非農建設用地供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建設安置住宅的,由拆遷人依法辦理集體土地征收、農用地轉建設用地等手續和支付相關費用,對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給予補償。
二、農村房屋拆遷中哪些情況不合法?
1、村委代替村民簽署征收補償協議
不管是拆遷房屋補償還是征地補償,在簽合同的時候都是需要村民親自簽字的,即便是村里的耕地,村委也不能替代簽署,不過有種委托的方式,但是這種情況委托需要開具委托書才能讓村委代簽,不然的話村委還是無權幫助村民簽署征地補償協議。
2、村委私自分配征地補償款
村委和村集體是兩個概念,征收的土地有補償款和安置費或者房屋,那么這些都是縣級以上部門下發的,不過這些不會直接農民這個有的地方可能會直接由農村的村民領取,但是能支配也是上級政府,而村委不能扣留也不能截取,筆者這邊征地都是當地政府指揮部直接去領取。
3、村委收回集體土地使用權
農村一些土地因為某些原因會被村集體收回,像有償退出的宅基地,或者長期無人耕種的土地,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需要鄉鎮以上單位批準之后有使用權,為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土地的;因撤銷、遷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如果想收回使用權,那么就必須要滿足幾個條件才可以,否則村委是無權收回使用權。
綜上所述,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會涉及到房屋拆遷,根據法律規定,被拆遷村民可以選擇多種補償方式,包括產權置換,拿到新的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另外,還可以選擇村民自建。補償協議是村民去簽訂的,如果是村委會代簽,在程序上不合法。
拆遷法對拆遷補償的規定是什么?
最新的房屋拆遷補償方式以及補償計算
空掛戶口可以得多少拆遷補償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服務針對哪些種類的案件
2021-01-01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主合同涉及刑事案件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0-11-16父母離婚小孩有自由選擇跟誰的權利嗎
2020-11-11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車險理賠時投保人有哪些義務
2021-03-02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