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征收拆遷范圍內,如何確定強拆主體?
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起訴時已證明被征收房屋被強制拆除,人民法院就應當以對證據材料進行綜合審查、追加被告等方式,通過審理認定或者推定行為實施主體,而非在未確定行為實施主體的情況下,以不具有事實根據為由逕行裁定駁回起訴。
若在征收程序已啟動的情況下,被征收房屋被強制拆除,則市、縣級人民政府或者房屋征收部門理應知曉相關情況,且在法律上或者事實上具有較大可能作出強制拆除行為。在行政訴訟中,由市、縣級人民政府或者房屋征收部門提供相關證據,則不難確定行為實施主體。故對于此種情況,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起訴時已證明被征收房屋被強制拆除,人民法院就應當以對證據材料進行綜合審查、追加被告等方式,通過審理認定或者推定行為實施主體,而非在未確定行為實施主體的情況下,以不具有事實根據為由逕行裁定駁回起訴。
審判監督程序的啟動應當考慮是否對保護再審申請人的合法權益有所助益。若審判監督程序的啟動對保護再審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并無助益,只是訴訟程序的空轉,徒增當事人的訟累及司法資源的無謂消耗,則便不具備啟動審判監督程序的必要性。
二、相關法律規定
第四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征收部門(以下稱房屋征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五條 房屋征收部門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房屋征收實施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房屋征收部門對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在委托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督,并對其行為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綜上所述,對于強拆主體的認定并不難確定,實施強制征收房屋的行為應當由政府或者房屋征收部門知曉相關情況,否則則較大可能成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強制拆除行為,而公民也有權利對被強制拆除的行為進行投訴。
行政強拆補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有關補償項目較低導致不得不強拆的法律法規
最新關于強拆的法律法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2020-12-21房產轉讓公證是怎么樣的
2021-01-07申請勞動仲裁年休假可以追溯幾年
2021-01-28商標法對商標侵權行為有何規定
2020-12-30借款協議自己寫有法律保障嗎
2020-12-14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同行業財務崗位有競業限制嗎
2020-12-29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這個30萬,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24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樹倒塌后壓到汽車如何理賠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