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中村”改造過程中的拆遷安置補償怎么計算?
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進行城中村改造的時候,拆遷安置補償款是由被拆遷人與征收部門共同協商確定的。
由于“城中村”土地的邊緣性、稀缺性、多樣性以及相比較于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低廉性,使它擁有旺盛的需求市場,城中村發展至今,除了原有的宅基地房屋,其上出現了很多的臨時用地房屋、無證房屋、小產權房和門面房。而這些房屋基于其性質的不同,補償標準也不盡相同。
1. 土地。
土地補償標準主要看土地性質是國有土地還是集體土地,獲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是出讓還是劃撥,集體土地地塊不同評估價也會不同。
2.房屋。
按照該房屋是否有合法房屋權屬證書或有合法批建手續,分為三種補償標準。
第一種:具有合法證書或者手續的房屋、因歷史原因無法辦理合法證書或者手續的房屋按照評估價給予補償;
第二種:認定為違法建筑的、征收后開始搶建、加建的房屋面積不予補償;
第三種:未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其他原因導致的無證房屋一般會折價補償或者按照建筑成本、重置價格補償;另外考慮到社會穩定、照顧村民生活水平等因素,拆遷部門也會對違法建筑等房屋進行一定的補償。
按照房屋用途是住宅還是商用房,亦或是住宅自行改為經營性用房(即門面房),補償標準的主要區別在于商業用房的補償中增加停產停業損失這一項,門面房是否認定為商業用房,主要看是否辦理營業執照,是否實際經營等因素。
二、城中村拆遷與一般拆遷的區別
城中村拆遷相較于一般的征收拆遷來說,不論是從土地性質還是房屋類型,都更為復雜,所以其補償標準也不同于一般的征收拆遷,城中村土地性質有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兩種。目前現存的城中村土地性質分為三種類型。
1.已經全部被征用為國有土地;
2.雖已列入城市框架,但土地性質仍舊為集體土地;
3.部分為國有土地,部分為集體土地。房屋類型也包括宅基地房屋、臨時用地房屋、無證房屋、小產權房、門面房等多種。
由于其特殊性,2011年,最高院出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其中第12條第2款規定,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時未就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進行安置補償的,補償安置時房屋所在的區域已經納入城市規劃區的,土地權利人請求參照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的,人民法院一般應當應予支持,但應當扣除已經取得的土地補償費。
也就是說,由于法律已經做了特殊規定,城中村原則上是應當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的標準和流程進行補償的。但是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是要依據土地性質、房屋類型等具體情況進行區分。
“城中村”房屋補償標準怎么算?
城中村改造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城中村改造中,土地補償怎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糾紛怎么調解
2021-03-03將小說改編成動漫出版都需要什么授權
2021-01-10商標權域名權和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09重慶商標注冊有什么流程
2021-03-22不良資產包可以抵押嗎
2021-01-21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行使探望權有什么原則,如何行使探望權
2020-11-29遺囑繼承的房產出售后交哪些費用
2021-02-23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失效
2021-02-07申請解除競業限制方式
2021-03-20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