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體是經營者。所謂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非經營者不是競爭行為主體,所以也不能成為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體。但是在有些情況下,非經營者的某些行為也會妨害經營者的正當經營活動,侵害經營者的合法權益,這種行為也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制對象。比如,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利妨害經營者的正當競爭行為就是這種類型。
2、不正當競爭行為是違法行為。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違法性,主要表現在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既包括違反了第二章關于禁止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具體規定,也包括違反了該法第2條的原則規定。經營者的某些行為雖然表面上難以確認為該法明確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但是只要違反了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原則或違反了公認的商業道德,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也應認定為不正當競爭行為。
3、不正當競爭行為侵害的客體是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破壞性主要體現在:危害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阻礙技術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損害其他經營者的正常經營和合法權益,使守法經營者蒙受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損害。有些不正當競爭行為,如虛假廣告和欺騙性有獎銷售,還可能損害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另外,不正當競爭行為還有可能給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帶來消極影響,嚴重損害國家利益。
(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
(1)混淆行為行為
1、假冒他人注冊商標;2、與知名商品相混淆;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璜、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璜、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4、在商品上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2)公用企業或其他依法享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的限制競爭行為
1、限定用戶或消費者只能購買和使用其附帶提供的相關商品,而不得購買和使用其他經營者提供的符合技術標準的同類商品;2、限定用戶或消費者只能購買和使用其指定的經營者生產或者經銷的商品,而不得購買和使用其他經營者提供的符合技術標準的同類商品;3、強制用戶、消費者購買其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及配件;4、強制用戶、消費者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5、以驗驗商品質量、性能等為借口,阻礙用戶、消費者購買、使用其他經營者提供的符合技術標準的其他商品;6、對不接受其不合理條件的用戶、消費者拒絕、中斷或者削減供應相關商品,或者濫收費用;7、其他限制競爭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拆遷安置協議不服怎么辦
2021-02-02委托律師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05交通違章一般多久之內處理
2021-02-08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勞務合同可以進行競業限制嗎
2020-12-16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保險公司墊付方式是什么
2021-03-23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土地轉讓合同效力的認定方法是什么
2020-12-072020養殖場拆遷補償內容有哪些
2021-02-01作“釘子戶”對于拆遷補償到底有沒有優勢
2020-12-15劃在拆遷紅線內的房子能不能賣
2021-01-11無證房拆遷后可以辦房產證嗎
2020-12-24